⑷哦,妈妈已经理解我们之间的友谊了,我真高兴!
⑸又有天放学后,我一跨进门槛儿,妈妈便拿起一把崭新的红尼龙折叠伞塞给我,说:“伟伟,给珍珍送去,她准喜欢。”
⑹我莫名其妙,迟疑地说:“这,这,有必要吗?我和珍珍好,从来没互送过东西。”
⑺“傻丫头,就是死心眼儿,她爸爸现在是副厂长了!你跟她女儿是好朋友,今后……”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她生日,快给她送去!”
⑻哦,原来如此!妈妈过去是车间主任,而珍珍的爸爸是一名普通职工,现在却倒了过来。
⑼“快去快回,好孩子,妈妈在家给你煎荷包蛋,快呀!”
⑽我无可奈何地接过伞,双脚不由自主地挪出了家门。
⑾“怎么对珍珍说呢?”路上,我低着头,掂量着这把漂亮的折叠伞,心里一阵犹豫……最后,我终于转回身,朝自己家走去……
1. 从文中找出四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
2. 将短文分为三层,并归纳层意(每层意思用两个字概括)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
3.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将⑺段中省略号所省略的意思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她的生日,快给她送去!’”这句话表明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妈妈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
7. 联系全文,伟伟为什么没把伞给珍珍送去?
(三 )阅读文章《九十九分的苦恼》后回答。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拢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富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1)(引发引起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2)(走冲迈)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T’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栋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D.99分所引起的风波
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 )( ),事情的结果是( )
2.文中划线部分一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
3.结合上下文,在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
(1)于是就有 (引发 引起 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2)老远就喊着 (走 冲 迈)进门来了。
4.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
孩子苦恼的是:
她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5.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B卷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上学期)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 2016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二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B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B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B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