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试卷初三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正文

初三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8483
概要: ⑤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⑥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⑦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边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决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⑧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
初三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标签:初三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⑤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

⑥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⑦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边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决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

⑧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烛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又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

⑨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

⑩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

○11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

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

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

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

○12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

○13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在低头的一瞬!

28、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第②段中作者说“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第④⑤段中写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的内容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标题“光明在低头的一瞬”在文中有哪些具体的含义?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展示(50分)

33、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那一天,我_____________了

要求:①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笑、赢、震撼、醒悟、看见蓝天等;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有真情实感;④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一只鹰蛋从鹰巢里滚落了出来。有人发现了,以为是一只鸡蛋,把它拿回家放在鸡窝里孵化了出来。于是,这只鹰从小就被当做一只小鸡,过着鸡一样的生活。有一天,山那边一道黑影飞掠过来,鸡们惊慌失措,到处躲藏。危机过后,他问:“刚才那是一只什么鸟啊?”伙伴们告诉他:“那是一只鹰,至高无上的鹰。”

“哦,鹰真是了不起,飞得那样潇洒!”他羡慕地说,“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鹰一样飞起来,该多好!”

“简直是痴心妄想!”他的伙伴毫不留情地训斥他,“你生来就是一只鸡。怎么可能像鹰一样飞呢?”

鹰度过了平庸的一生,像一只鸡一样平庸地死去。

这个故事会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你联想到了生活中哪些类似的故事?请结合上面这个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答案:

1、芳草萋萋鹦鹉洲

2、山河破碎风飘絮

3、野渡无人舟自横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萧萧班马鸣 劝君更尽一杯酒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8、(略)

9、C

10、B

11、C(屡试不爽:每次使用都有效,多次试验都不错。 集腋成裘:比喻集少成多,褒义。“一文不名”应改为“一文不值”。“名”是占有的意思,“一文不名”指一文钱都不占有,形容极贫困。无以复加:无法再添加。形容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12、A

13、D(8—13题每题2分)

14、【情景表达】拟写新闻衔接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弄懂新闻内容,评价要中肯。(2) 弄清新闻内容之间的联系,以便巧妙过渡,避免生硬 。达到以上两点要求,新闻衔接词会让人眼前亮丽起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试卷
上一篇:2016年湖北襄阳中考语文适应性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