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试卷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 正文

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8826
概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共12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题,标签:初三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共1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仲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鲁仲连义不帝秦》节选)

【相关链接】①鲁仲连,史称鲁仲连子,鲁连子,又称鲁仲子或鲁连,是战国末年齐国稷下学派后期代表人物,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辩论家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②平原君,名赵胜(?-前253年),是中国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封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③辛垣衍:人名,魏国客籍将军。

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乃:(1)乃入见 (2)乃见平原君

B.以:(1)何以战 (2)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

C.于:(1)战于长勺 (2)百万之众折于外

D.而:(1)登轼而望之 (2)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10. 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乙文平原君“胜也何敢言事”反衬了鲁仲连过人的胆识、精辟的辩艺。

B.同为肉食者,鲁庄公和曹刿一起指挥作战,平原君则在内忧外患,灾难频仍的情况下,乱了方寸,没了主张,只好请鲁仲连前来解围。

C.曹刿和鲁仲连“不在其位,亦谋其政”,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精神。

D.甲文中曹刿在将战未战之时敢于“请见”,足见胸有良谋;乙文鲁仲连“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而“吾请为君责而归之”亦显成竹在胸。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夫战,勇气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8分)

12.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8分.)

①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⑤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⑥面对挫折和逆境,我们可用诗人李白的《行路难》中“ ,

”的诗句勉励自己。

⑦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请写出一个表现奉献精神的古诗名句: ,

四、阅读理解(Ⅱ)(24分)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3.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

14.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怎样的愁绪寄予明月?(3分)

答:

(二)《走远了再关门》

①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有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____教室。只见儿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个“跑进”。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儿子刚要辩解,我一把将他的作业扔在茶几上,然后,摔门而去.事情过去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净。有一天收拾屋子,无意间看到了儿子的日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试卷
上一篇:2016年中考语文样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