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同步练习2017年初三上册语文测试题» 正文

2017年初三上册语文测试题

[05-18 21:30:48]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同步练习   阅读:8649
概要: 答:四、写作(共60分)请以“我不再为____而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B卷(50分)一、诗歌鉴赏(4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2、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6题 。(12分)国有三不祥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
2017年初三上册语文测试题,标签:初三语文同步练习大全,http://www.kmf8.com

答:

四、写作(共60分)

请以“我不再为____而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

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2、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6题 。(12分)

国有三不祥

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①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注:①是:这件(事);  ②如:去,到。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A.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香远益清(远:远播)     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B.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腰白玉之环(腰:腰上系着)

C.斟酌损益(益:增加)     晏子对曰(对:回答)

D.薄暮冥冥(薄:迫近)     凄神寒骨(凄:凄凉)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晏子借              的机会,巧妙向君王进谏,他委婉地建议君王要           。(2分)

(二)名著阅读(4分)

(1) 读名著,让你开阔眼界,提高你对生活的认识;读名著,又让你认识了很多人物,提高你辨析事物的能力。请从下面提供的名著人物中选择其一,概括叙述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并根据你所写的这一情节,概括出人物相应的性格特点。

武松        觉慧         孙悟空         关羽         鲁滨孙

所选人物:

故事情节:

(2 分)

性格特点:                                                                       (2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18分)

好望角

连俊超

①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②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③“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咸腥的海浪气息。

④“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⑤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 !”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⑥“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语文同步练习初三语文同步练习大全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同步练习
上一篇:语文鱼我所欲也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