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图所示的曲棒ABC可绕A点的转轴转动,请画出要使曲棒ABC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时所需最小动力的示意图。
22.(6分)某家庭需要将50kg、20℃的水加热到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0.8kg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求:
(1)50 kg、20℃的水加热到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0.8kg煤气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煤气燃烧的效率。
23.(8分)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20s。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的总功;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工人做功的功率。
24.(4分)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所示。
(1)本研究对象是 ▲ 。(小车/木块)
(2)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块被撞击得越远,研究表明:
当 ▲ 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 ▲ 有关。
(3)木块在甲、乙两次移动过程受到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 ▲ f乙(“>”、“=”、“<”)。
25.(4分)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如图甲所示,为使水平位置,应将右端螺母向 ▲ (选填“左”或“右”)移动,如图乙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目是为了方便测量 ▲ 。
(2)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漏填的数据为 ▲ N。
(3)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 (填序号)。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26.(5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 ▲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 ▲ J,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由记录数据分析,两次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27.(4分)为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燃料的热值,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将一定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加热,直至完全燃烧.
(1)小明设计了一张记录数据表格,其中①②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2)实验后根据数据利用公式Q=cm△t算出了水吸收热量,结合“10g酒精”这一数据,算出了酒精热值,算出的酒精热值 ▲ (可靠/不可靠),请说明理由 ▲ 。
28.(8分)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的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钢球质量
m/g 抛出点离地高度h/m 水平抛出的速度v/(m/s) 落地时间t/s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m
1 10 2 1 0.64 0.64
2 20 2 1 0.64 0.64
3 10 2 2 0.64 1.28
4 10 4 2 0.91 1.82
请你通过分析回以下问题: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实验序号为 ▲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 ▲ 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 ▲ 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 ▲有关,与 ▲和 ▲ 无关.同时还可以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 ▲ 和 ▲ 有关”的实验结论.
九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24分)
1——5CDBCD 6——10 BCDDC 11——12 DA
二、填空(每空1分,计29分)
13. 乙 功 距离 定 等臂杠杆
14. 300 B 省力
15. 比热(比热容) 做功 热传递
16. 做功 做功 内 机械
17. ⑴S3 S1S2 S1S2S3 短路
⑵1.2 4.8
18. 二 <
19. 热值 4.2×108 2500
20. 2.5 90 杠杆自重(转轴处摩擦)
三、解答题(47分)
21. (8分)略
22. (6分)⑴ Q吸=cmot=8.4×106 J ⑵Q放=q.m=3.36×107J (3) =25%
23. (8分)⑴W有用=GH=1380J ⑶ =92%
⑵⑶W总=1500J ⑷P=75W
24. (4分)⑴小车 ⑵质量 速度 ⑶=
25. (4分)⑴右 力臂 ⑵1 ⑶B
26. (5分)⑴匀速 ⑵0.72 0.6 83.3% ⑶所挂钩码重不同
27. (4分)⑴①加热后水温/℃ ②10g碎纸片
⑵不可靠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
28. (8分)⑴①② ⑵①③ ⑶③④
相关推荐:
专题推荐:
- 2017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物理段考试卷(有答案)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物理段考试卷(有答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物理段考试卷(有答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物理段考试卷(有答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秋季学期九年级上册物理段考试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