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化学辅导高二化学试题唐山一中高二化学期中试题练习» 正文

唐山一中高二化学期中试题练习

[10-20 00:47:15]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化学试题   阅读:8287
概要: (2)该图中能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差值代表(3)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__mol•L-1•min-1。20.(9分)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联接并填空:(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请加以必要联接,则联接后的装置叫 。电极反应式:锌板: ;铜板: 。(2)在B图中,a和 b都是石墨电极,使a极析出铜,则b析出: 。加以必要的联接后,电极反应式,a极: b极: 。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后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能恢复至与电解前完全一致。21.(3分)采用惰性电极从 中选出适当离子组成的电解质(非熔融态下),并电解,(1)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电解质所有可能为 。(2)若两极分别放出气体,且体积比为 ,电解质所有可能为 。22.(6分)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
唐山一中高二化学期中试题练习,标签: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2)该图中能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差值代表

(3)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_________mol•L-1•min-1。

20.(9分)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联接并填空:

(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请加以必要联接,则联接后的装置叫 。电极反应式:

锌板: ;铜板: 。

(2)在B图中,a和 b都是石墨电极,使a极析出铜,则b析出: 。加以必要的联接后,电极反应式,a极: b极: 。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后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能恢复至与电解前完全一致。

21.(3分)采用惰性电极从 中选出适当离子组成的电解质(非熔融态下),并电解,

(1)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电解质所有可能为 。

(2)若两极分别放出气体,且体积比为 ,电解质所有可能为 。

22.(6分)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s)+ O2(g) = CO2(g) △H=E1 ①

b. C(s) + H2O(g) = CO(g)+ H2(g) △H=E2 ②

H2(g)+ 1/2 O2(g) = H2O(g) △H=E3 ③

CO(g)+ 1/2 O2(g) = CO2(g) △H=E4 ④

回答:⑴与途径a相比途径b有较多的优点,即 。

⑶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A、a比b多 B、a比b少 C、a与b在理论上相同

⑷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间的关系为 _

23.(6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丙为用淀粉碘化钾和酚酞混合溶液润湿的滤纸,m、n为夹在滤纸两端的铂夹。丁为直流电源,x、y为电源的两极。G为电流计,电极均为石墨电极。闭合K2、断开K1,一段时间后,A、B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回答下列问题:

(1)M溶液可能是 (填序号)。

A.KNO3溶液 B. 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 NaCl溶液 E.CuSO4溶液

(2)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滤纸丙的m端发生的现象为 。

24.(6分)(1)肼(N2H4)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101kPa时,32.0g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25℃时),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

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右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假设使用肼—空气燃料电池作为本

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128g,则肼一空气燃料电池理论

上消耗标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L(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 为20%)

四.计算题(10分)

25.(4分)如图所示,通电5 min后,第③极增重2.16 g,同时在A池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设A池中原混合液的体积为200 mL,求通电前A池中原混合溶液Cu2+的浓度。

26. (6分)常温下电解200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混合溶液,理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通过计算推测:

①原混合溶液NaCl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t2时所得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

⑵实验中发现,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阴极相比,明显小于对应时间段的理论值。试简要分析其可能原因。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D D C B C D D C A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AC C AB CD BD D C B BD

19.(1)C 逆反应的活化能,2.25(各2分)

20.联接画线略。(1)原电池 ,锌板:Zn-2e- =Zn2+ 铜板:2H+ +2e-=H2↑

(2)O2,电解池,a极:Cu2++2e- =Cu,b极:4OH――4e-=O2↑+2H2O,降低,CuO(每空1分,未连线或连线错误酌情扣分)

21.(1)CuSO4 Cu(NO3)2 AgNO3 (2)HCl、BaCl2

22、(1)固体煤经处理变成气体燃料后,不仅可以大大减少SO2和烟尘对空气造成的污染,而且燃烧效率高,也便于运输。 (2)C (3)E1=E2+E3+E4(每题2分

23、(6分)(每题2分)

(1)A、B、C(3分);(2)Ag++e- ==Ag(2分);(3)滤纸变蓝(2分);

24.(6分)(1)N2H4(1)+O2(g)=N2(g)+2H2O(1);△H=-624kJ/mol (2分)

(2)N2H4+4OH--4e-=4H2O+N2↑(2分) (3)112(2分)

25.

Cu2+的物质的量为:(0.02-0.005×2)/2=0.005(mol)

[Cu2+]=0.005/0.2=0.025(mol/L)

答:通电前A池中原混合溶液Cu2+的浓度为0.025mol/L。

26. 解析:本题的关健是对图象的解读。刚开始时阴极Cu2+得电子,无气体放出,Cu2+反应完溶液中的H+放电,Ⅰ是H2,阳极先是溶液中的Cl-放电,反应完后溶液中的OH-放电,计算时抓住电子守恒。

⑴c(NaCl)=0.1mol/L c(CuSO4)=0.1mol/L ②0.1mol/L ⑵ 产生的氯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明显大于氢气

【总结】高二化学期中试题就为大家整理到这儿了,同学们要好好学习,为高考做准备。想了解更多有关学习的知识,请继续关注www.kmf8.com。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黄冈高二化学期中试题

吉林省吉林一中最新一年-2014高二化学期中试题

www.kmf8.com

上一页  [1] [2] 


Tag:高二化学试题高二化学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化学辅导 - 高二化学试题
上一篇: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