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浪侵蚀、(1分)风力侵蚀(1分) 选择特定位置(距离和角度)欣赏(1分)
(4)增加了台湾旅游收入(或创汇、创收);(1分)带动了两岸交通、商业、金融等相关产业发展,(1分)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1分)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1分)
32(16分)
(1)韩国的城市群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沿海。(1分)西部和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海运便利。(1分)
(2)城市化起步晚,(1分)发展快,(1分)水平高。(1分)
(3)经济发达,国际化程度高,市场需求量大;(1分)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1分)国家政策支持;(1分)科技文化水平高,高素质人才多;(1分)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1分)
(4)分散首尔的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分)行政用地转为其他用地。(1分)
(5)低原料和能源消耗;(1分)高产品附加值;(1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1分)产品面向世界市场。(1分)
33(15分)
(1)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条件
甲 生长期温度适宜, (1分)光照充足;(1分)地形平坦;(1分)土层深厚。(1分) 春季旱灾,秋季冻害
乙 生长期温度适宜,(1分)雨量充足(1分) 日照不足;地形崎岖不平;土壤瘠薄。(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
(2)保证马铃薯发芽期的黑暗环境;(1分)保持土壤温度;(1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1分)稻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1分)
(3)省工省力,降低了劳动成本和强度;(1分)增产增收,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1分)秸秆还田,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1分)
34(12分)
(1)从京津地区向南向西,自然灾害损失率逐渐上升。(1分)
地区抗灾能力(1分)
(2)旱灾、(1分)寒潮灾害、(1分)沙尘暴灾害(1分)
旱灾: 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长时间无有效降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春季大风天气较多,蒸发旺盛;华北地区为我国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春季正值冬小麦等作物生长需水量较大的季节;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等。(任答3点即可,3分)
寒潮灾害:北方冷空气势力强,爆发南下;华北地区位于冬季风通道;初春正值华北地区农作物生长的起始季节,寒潮造成的低温、大风对农牧业造成较大危害。(3分)
沙尘暴: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临近沙源地、位于冬季风通道(沙源地的下风向);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尤其是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导致蒸发旺盛;植被覆盖差,地表物质疏松,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华北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受损严重。(任答3点即可,3分)
(3)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报;(1分)制定防灾应急预案;(1分)修建大堤、疏排水工程、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1分)加强防灾教育和培训。(1分)
【总结】高三地理补考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大家要好好复习,备战期中考试。大家想要了解其他学习内容,请继续关注www.kmf8.com。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
- 高三地理补考试题练习
- › 高三地理竞赛试题练习
- › 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整理
- › 高三地理补考试题练习
- › 2016高三地理模拟试题测试
- › 2016高三地理摸底试题测试
- › 2016届高三地理月考试卷练习
- › 高三地理综合试题:我国西气东输
- › 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练习
- ›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练习
- › 高三地理期中考试卷练习题
- › 高三地理教案:生物多样性保护
- › 高三地理教案:区域农业发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补考试题练习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补考试题练习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补考试题练习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地理补考试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