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华文化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B.我国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C.中华文化有其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D.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15.2006年4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以洛阳古都凝聚的文化为核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幅射性。这说明
A.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B.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播性
C.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
D.中华文化的科学性越来越得到实践的证明
16.2006年5月8日召开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切实保护好我国的珍贵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
A.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
B.记录着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C.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
17.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使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活力,并由此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任何形式的守旧和停滞都意味着对社会进步的扼制和对民族精神的消解。这说明
A.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B.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C.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三、简答题(9分)
18.2006年4月2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走民族化道路要防止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盲目排外,一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须采取开放的态度,兼收并蓄,进一步吸纳和融合西方文化,有效解决困扰我们的诗歌民族化问题。
(1)什么是兼收并蓄?(2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请加以简要分析。(7分)
四、辨析题(11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19.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五、论述题(16分)
20.2006年3月3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育、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作用。文化力还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文化可以转换为生产力,文化产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经济增长点,因此,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1.A。汉字与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故A正确。BCD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不选。
2.B。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故选B。A表述错误,CD不为材料所反映。
3.D。D正确表述了重视汉字的规范化使用的原因。ABC正确,但不是原因。
4.A。B错误,CD与题意不符。
5.B。AC与题意不符,D说法错误。
6.A。A正确反映了材料要求。BC不是材料所要求的内容,故不选。不要误选D,D主要体现发展世界文化的要求,而题干强调的是我国文化的发展。
7.C。A表述错误,BD不合题意。
8.B。ACD不为材料所表明。
9.D。AC不为材料所反映,B表述错误,均不选。
10.B。AC不为材料所体现,不选;我国各地区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故D表述错误。
11.D。AC不为材料所表明,B表述错误。
12.B。②错误,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弘扬中华文化并不是为了同
化各民族文化。ACD均含②,故应排除。
二、选择题1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3.AD。BC不为材料说明。
14.BC。AD材料不体现。
15.AB。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色,故C错误。D不为材料所表明。
16.ABC。D表述错误。
17.ABC。材料的主旨是创新与文化的关系,D不合题意。、
三、简答题(9分)
18.(1)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分)
(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诗学,必须坚持文化开放,兼收并蓄,进一步吸纳和融合西方文化。这是因为,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7分)
四、辨析题(11分)
19.(1)认为“科学技术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错误的。文字才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它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5分)
(2)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科学技术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而且古代科技知识中的很大部分也是通过汉字流传后世的。汉字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6分)
五、论述题(16分)
20.(1)l~J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的象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加强文化建设,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6分)
(2)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趋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文化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加强文化建设,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推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辉煌。(10分)
(若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角度回答亦可。)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政治暑假作业:我们的中华文化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相关推荐
高三政治暑假作业:个人收入的分配
www.kmf8.com- 高三政治暑假作业:我们的中华文化
- › 高考政治备考:怎样上好高三政治复习课
- ›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规划
- ›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方法
- ›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指导
- › 高三政治复习:凸显基础性
- › 高三政治备考:第一轮复习规划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多变的价格精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多彩的消费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财政与税收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国家收入与分配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个人收入的分配
- › 高三政治寒假作业:投资理财的选择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暑假作业:我们的中华文化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暑假作业:我们的中华文化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暑假作业:我们的中华文化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暑假作业:我们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