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思想品德以生活为本位,引领儿童提升德性――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正文

以生活为本位,引领儿童提升德性――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的构建

[10-19 23:39:40]   来源:http://www.kmf8.com  小学思想品德   阅读:8609
概要: (1)把挖掘出来的社会教育资源与传统节日活动相结合。重大节日如“劳动节”、“国庆节”、“儿童节”等,由于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人文教育资源,因而富有深厚的育人色彩,如能结合身边的德育素材挖掘有利的人力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等教育,德育的成效是很大的。如“六一”节请本校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沈立慧同学作“关爱照亮我学习成功之路”的主题报告,师生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她取得了优异成绩的经历使听的学生的情感受到很大的触动。从中,他们不仅学到了要关爱他人,还知道了要勤奋学习。(2)把少先队活动容入儿童,走向社会。少先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少年儿童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在实践中,我把平时的思品教学与少先队的雏鹰争章、假日小队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以活动为载体,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及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3)把班会课导向成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班会课因为没有固定的教材,不为时间所限,它以“机动“的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所以成为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阵地。教师可选取班级生活中的真人真
以生活为本位,引领儿童提升德性――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标签:思想品德教学案例,http://www.kmf8.com
  (1)把挖掘出来的社会教育资源与传统节日活动相结合。
  重大节日如“劳动节”、“国庆节”、“儿童节”等,由于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人文教育资源,因而富有深厚的育人色彩,如能结合身边的德育素材挖掘有利的人力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等教育,德育的成效是很大的。如“六一”节请本校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沈立慧同学作“关爱照亮我学习成功之路”的主题报告,师生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她取得了优异成绩的经历使听的学生的情感受到很大的触动。从中,他们不仅学到了要关爱他人,还知道了要勤奋学习。
  (2)把少先队活动容入儿童,走向社会。
  少先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少年儿童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在实践中,我把平时的思品教学与少先队的雏鹰争章、假日小队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以活动为载体,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及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把班会课导向成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
  班会课因为没有固定的教材,不为时间所限,它以“机动“的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提高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所以成为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阵地。教师可选取班级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让学生详细讨论,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相应的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
  5、形成新颖的思品生活化学习评价
  实施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水平,因此它的评价体现在学生知情意行的结合上。特别是在行为能力的评价上,重在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应用于道德行为中的实际表现。生活化的思品学习评价,更能使学生展现出“真实“的自我。
  要形成新颖的思品生活化学习评价,需要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上进行革新。
  (1)调整评价内容:在思品活动中,不仅要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进行评价,还应侧重于学生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如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能力;搜索、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此外,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态度也是评价的一个主要内容。
  (2)优化评价的方法:科学的评价方法

  www.kmf8.com 对促进学生提升德性是十分必要的。生活化的学习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形成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家长及其他人员参评的合理机制,并且淡化量化,重视质性评价。评价的角度是多样化的,包括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评价的尺度也是多样化的,关注的是每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三、构建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取得的效果及启示:
  1、效果:实践证明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构建以来,它让课堂回到了人的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动态的生活中来,使思品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的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更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现状,而且从根本上引导学生从思品教材中走了出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思品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了学生主体实践的积极性,并以此来内化道德观念:通过可感可触的生活化思品教育,学生实践的积极性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他们在饶有兴趣的心理状态下,亲自体验,感受道德观念在自己行为中的力量,并能不断地将新的道德观念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
  (2)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产生的。生活化的思品课堂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积极地动脑、动眼、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操作、调查、探究等实地演练的方式,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洞察社会,了解社会的好习惯,而且为加快学生社会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促进了学生个性品德的养成:“参与”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只有参与才会有所收获。生活化的思品课堂要学生“自主参与”,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得到了自主情感的体验,获得了大量的社会知识,生活经验,形成了思维能力,拓宽了思维的途径,从而养成了科学的学习方式,独具特质的道德品质。
  (4)加快了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学信息的反馈能让我们了解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并以此调整教学,改进教法。生活化的思品课堂,它的教学信息反馈最终来源于学生外化的道德行为。教师可在实践操作中了解学生的实情,发现学生的误行,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启示:
  (1)生活化课堂的构建,提高教师素质是前提
  为了保证儿童思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让儿童实现有效的科学知识的学习,道德行为的达成,这就需要教师在人格修养、知识修养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标准,而且生活化课堂的模式无现成的可模仿,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接受专业的继续教育等途径来逐步提高自己,真正地成为一个专业素养高的教师。
  (2)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建立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的联系是关键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主要资源。品德教学应该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儿童依靠教师由生活走向教材。因此,教学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儿童从教材通向生活或生活通向教材的中介或桥梁。在教学中,教师应建立起的是教材中的“美好生活图景”与儿童真实生活之间相互进入的通道,从而提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3)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是保证
  营造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学习者处于一种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具体到思想品德课来说,它的教学过程体现的是师生情感交融的过程。因此,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就有利于学生感悟道德行为的要求,展现自我,促进自身思想矛盾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内容标准解读
  2、《教育研究与实践》
  3、《小学德育》 

上一页  [1] [2] [3] 


Tag:小学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教学案例小学思想品德
上一篇:以三多促实效——浅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