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物理中考物理模拟题2017年5月初三物理月考试卷(附答案)» 正文

2017年5月初三物理月考试卷(附答案)

[05-18 21:32:34]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物理模拟题   阅读:8648
概要: 四.计算题(共24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9.质量为2千克的热水自然冷却,水温下降了5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焦/(千克•℃)]20.如图14所示,OB为轻质杠杆,OA=60厘米,AB=20厘米。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重为120牛的物体,求: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至少要加的力的大小。21.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30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100Ω 2A”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15伏。闭合电键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伏,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求:(1)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2)电源电压;(3)为了保证两个电表都能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22.如图16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0.02米2和0.01米2。容器甲中盛有0.2米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米高的酒精。(1)容器甲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2)容器乙中液体的质量和液体
2017年5月初三物理月考试卷(附答案),标签:中考物理模拟题大全,http://www.kmf8.com

四.计算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质量为2千克的热水自然冷却,水温下降了5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

[c水=4.2×103焦/(千克•℃)]

20.如图14所示,OB为轻质杠杆,OA=60厘米,AB=20厘米。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重为120牛的物体,求: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至少要加的力的大小。

21.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30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100Ω 2A”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15伏。闭合电键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伏,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求:

(1)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

(2)电源电压;

(3)为了保证两个电表都能正常工作,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22.如图16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0.02米2和0.01米2。容器甲中盛有0.2米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米高的酒精。

(1)容器甲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2)容器乙中液体的质量和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3)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 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当质量为 的范围为多少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在图17(a)中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   (1)   ℃,示数为   (2)   ℃。在图17(b)所示的“验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需保持烛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中心在   (3)   ,若此时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一定是   (4)   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24.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25.小华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待测小灯泡标有“3.8伏”字样。所用器材齐全完好,有2个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A和B,变阻器A标有“20欧  2安”的字样,变阻器B标有“5欧  3安”的字样。

(1)小华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观察到小灯泡发光很亮,电流表的示数为0.26安。此时,小华是将滑动变阻器   (9)   连入电路中(选填“A”或“B”)。

(2)小华重新选择器材进行实验,并通过调整电路连接能通过观察图18中电压表的示数准确判断出小灯泡是否正常发光。当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中点位置(即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最大值的一半)时,发现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该电压表的示数为 (10) 伏,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1) 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2)瓦。

26.某兴趣小组在“研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

B.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C.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组同学用如图19所示装置做了如下实验,将50克的水装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在烧杯中再加入50克的水,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设水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等)

表一

50克水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44

升高温度(℃) 0 4 8 12 16 20 24

表二

100克水 时间(分钟) 0 1 2 3 4 5 6

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升高温度(℃) 0 2 4 6 8 10 12

表三

(17)  时间(分钟) / / / / / / /

温度(℃) / / / / / / /

升高温度(℃) / / / / / / /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第一行与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3)           ,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2)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四列、第五列、第六列等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经过推理,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水)吸收相等的热量,            (14)           。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有关数据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结论为:

www.kmf8.com

(15)                                      。

(4)为了验证猜想   (16) (选填字母),请你把实验方案的设计填在表三   (17)  中。

(5)在整个实验中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与下列实验所用方法相同的是   (18)   。

A.测定物质的密度 B.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C.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D.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松江区最新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初三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最新一年.5

题号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6分) 1.A  2.C   3.C   4.A  5. D   6.A   7.D   8.D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中考物理模拟题中考物理模拟题大全中考复习 - 中考物理 - 中考物理模拟题
上一篇:初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