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我们在辅导学生作文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着规律来做这件事才可以,如果谁说命题哪个题目没有鼓励同学,没有提供广阔的天地,就等于在对对抗新课标,不可能出现这种题,阅卷领导小组如果不能按照这种规则去做,他也在违反新课标,尽管认识上有一些局限,也必然是修订的,要变的更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现在就剩下我们主要还是老师,老师如果要限制同学这么些不行、那么些不行,其实没有行不行的,就是好不好,其实作文写好了都行。
主持人:再怎么说,我觉得在您心目中还是应该对学生作文有一个标准,您觉得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王大绩:规定的几条,基础等级的六项,这是打地基,包括书写正确、语言通顺、符合题意、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罗嗦一点不算不通顺,就是基础方面我能做好,剩下就是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创新,这四个方面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衡量,我们老评价一个人才、学、识、新,深刻就是识,有见识叫深刻,丰富就是学,有学问就是丰富,有文采就是有才,有才华就有文采,新,有创新,创新是时代也是作文的要求,四个方面不是要求面面俱到,一个方面非常突出,其实这也很正常,我们自己读文章也是,如果一篇文章在才学时期某一方面非常突出也足以打动我们,阅卷人的心理和我们是一样的,你这方面打动他了他自然给你高分。而这些方面怎么落实,只有写熟悉的,其实平时同学并不是没有写作能力,他们写日记、写随笔、写博客、写信,都非常棒,就因为他们写的是实际生活,表达的是真情实感,一到题目出来了,就按照题目牵着鼻子走,实际上思维写作能力就被极大的压缩,当然就不能展示,所以老师就应该有一个义务,帮助同学去实现这个突破、这个展示。
主持人:有网友提出古文这个问题,看古文并不是特别难,但是怎么样也得不到高分,后面他们应该怎么样来提高自己呢?
王大绩:古文这里面复习有两太路,一条路,就是要注意语言积淀,实际古文学习同学最大的障碍就是文言实词的积累,因为古代生活和现代有很大差异,有些古代词语和现代意思已经有改变了,就是这个词还有,但是意思发生了某种变化,那就是我们评估做作业经常做的,古今译意、通假字,一个同学如果古文总丢份,决不是他说的大致读懂,是大致读不懂才丢分,实际上最根本就是实词的积累。我们每年有多么这高考题,很过高考题在网上都能下载,每篇古文都有译文,他拿一张纸把译文盖住,就看古文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把每个字变成俩字,哪怕矫枉过正也得这样变,这叫彻底的直译,实在实在弄不下去了,当然有不大懂可以前后文推断一下,实在弄不下去了可以看看译文人家怎么翻译的,勾上,这是一个难点,看七八篇之后回来,难点再过一遍,越来越快,用不了多少时间,不是说背很多实词,这种静态复习没用,因为高考是动态的考试。这么几篇下来,实词过关了,基本上文言文就行了。其实实词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比如同学们面前放若干份外文报纸,他能看懂的绝对不是他学了很多年的英文报纸,而是日语报纸,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并不是现在要做的,考纲里有这一条,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有些句式要体现,比判断句还原过来,这是翻译,但是理解文章来说没有什么障碍,这是实词最重要的一点,基本上如果这点过关了别的就比较好办了。另外一个复习方式就是变成专业术语的复习,背多少实词、背多少用法,其实这种复习不能突出做法。比如经常说之乎者也,但是有些是比较特殊的用法,好比高考考过,这个“其”如果当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这都不是考点,如果特殊用法,命题人一定会主义,好比语气复次“大概”,或者第一人称代词“我、我自己的”,两年考这个“其”,给分点都是特殊用法,同学就得自己复习,所以这种文章自己看。文言虚词这个,碰到很平常的就过去了,因为很熟,碰见一个,好比“且”,并且,不用看了,现在是“并且”,突然发现一个“将要”,一定要注意,因为这就是难点,因为古今词有一个差异。他复习的重点就是考试的重点,这叫实事求是。如果你说就按文言句式用多少种,我有一次见一个老师复习,判断句这一项,这个老师重新复习了两节课,把高中课本中所有的都提炼出来,做了细致的分类,老师的敬业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但是我做不到,第一,我没那么多时间,一种判断句就两节课,五种句式20节课,这就是半个月的课时,有用没有?完全和实际脱节。高考定义很明确,一般性的理解,实际上基本就是实词。
主持人:有网友反映,在字音和字形的识别上删掉“常用”是不是难度就加大?
王大绩:没有删掉。退一步说,就算删掉了也不会考偏僻字,我觉得是不用过于追究的事,因为说去掉也有某种道理,甚至这种传闻出来也有某种道理,什么叫常用,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必然是常用词,因为你是高中毕业生,你已经专门学了12年的汉语了,什么叫常用词,有些生活中并不常用,我们很多成语生活中很少用,算不算常用词,这个很难说。咱们这么理解,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常用词这个不能违背,高中生应该掌握的文字,绝对不会考“回”字的四种写法,那种只有搞专门研究的才会考这个。
主持人:整体来说今年的语文是难度加大还是减小?
王大绩:现在是推行落实新课标的时候,一切以稳定为主,逐渐渗透。其实语文的难度来说真的很难说,因为有主观性很强的作文在这儿控制呢,要觉得别的题目得分一卷得分低了作文放宽一点,分就上去了,只要普遍都放宽就是合理的,你说那方面分毛了点、高了点,作文压紧点,总能把它保持总体上比较合理。语文的平均分,应该比数学、物力等他们的平均分高十分左右,这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语文的成绩是比较趋中的,是母语嘛,数学是分散的,数学有满分,但是语文很难有满分,数学有几分,但是语文拿几分很难。所以说语文平均分和数学平均分一样的话,被录取的学生语文总是一个缺口,别的都是140多分,语文来一个90多,这个就显得很不平衡,如果语文平均分高了,那就造成被录取的学生分数是比较一致的,这还是比较合理的。
Tag:作文指导,初中作文指导,作文指导教案,作文素材 - 作文指导
- 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
- › 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解读高考语文大纲:作文获得高分的独家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