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一学习辅导初一语文辅导资料初一语文试卷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题(人教版)»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题(人教版)

[10-20 00:29:14]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一语文试卷   阅读:8914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题(人教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题(人教版)卷首语:亲爱的同学,考试是检验你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你想知道自己这段时间学到了哪些知识,收获多少吗?那就请认真完成本试题。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0分)1 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Chēn( )视 rǒng( )杂 羁( )绊 告罄( )2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 叹为观止 参差不齐 本色当行 尽态极妍 B 浑身解数 息息相同 语无论次 耀武扬威 C 怏怏不乐 坚持不懈 念念有词 风餐露宿 D 聊以自慰 郑重其事 冻饿之虞 知足安命3 古诗词默写(4分)(1)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2)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 名著阅读(4分)鲁滨孙在荒岛上的最后几年,鲁滨孙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起名为“_______”。从此主仆二人相依为命,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在鲁滨孙最后离开荒岛的时候,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题(人教版),标签:初一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题(人教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题(人教版)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考试是检验你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你想知道自己这段时间学到了哪些知识,收获多少吗?那就请认真完成本试题。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Chēn( )视 rǒng( )杂 羁( )绊 告罄( )

2 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叹为观止 参差不齐 本色当行 尽态极妍 B 浑身解数 息息相同 语无论次 耀武扬威 C 怏怏不乐 坚持不懈 念念有词 风餐露宿 D 聊以自慰 郑重其事 冻饿之虞 知足安命

3 古诗词默写(4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名著阅读(4分)

鲁滨孙在荒岛上的最后几年,鲁滨孙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起名为“_______”。从此主仆二人相依为命,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在鲁滨孙最后离开荒岛的时候,星期五跟着走了没有?他把星期五怎样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我国两种戏剧剧种的名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4分)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 (50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7--12题。(15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几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口技》的作者是 ____朝的_________,这篇文章节选自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2分)

8 用“/”画出下面句子朗读节奏。(3分)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9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莫可名状  B、至理名言  C、有名无实 D名副其实

1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写出文段中表示时间的两个词语 (2分)

12结合全文,你认为作者是如何表现口技人的“善”?(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3--17题。(17分)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3 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3分)

14 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3分)

15 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3分)

答: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4分)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 (18分)

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⑴儿子小铁上七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和他妈妈出门,问他去不去,他摇摇头,一人闷在家里。晚上,我们回到家,他问我:“你发现咱家有什么变化吗?”我望了望四周,一切如故,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他不甘心,又问我:“你再仔细看看。”我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倒是他妈妈眼尖,洗脸时一下子看见脸盆和旁边的水管上贴着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它们名字的英文。

[1] [2]  下一页


Tag:初一语文试卷初一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一学习辅导 - 初一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一语文试卷
上一篇:初一年级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