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默而识之” 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5句中,谈论学习方法的是第( )句。
4、上面所选第1则语录,讲的是对待事物的态度。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古训,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简述理由。(1分)
答:
。
四、作文:(任选一题)(35分)
1、题目:我喜欢的一位初中老师
要求:①、抓住老师的特点,通过一、两件事例,突现人物性格。②、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③、不少于500字。
2、请以《 的爱》为题,作文。
要求:①请在题目空缺处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构成完整的文题。②500字左右。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以《 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横线上填写“家乡”、“童年”、“校园”、“课堂”等。)
要求:1、字数在500字以上,卷面整洁。2、写出真情实感。3、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初一级语文上册中段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 2、A 3、A 4、A 5、A 6、D 7、B 8、C 9、D 10、C 11、D
12、A、√ B、√ C、× D、√ E、√ F、√ G、√ H、×
13、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⑸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毛泽东) 君子之交淡如水,(英国谚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现代文阅读
(一)1、A 2、植物 动物 整体 局部 3、“单是”句景物 “不必说”与“也不必说”句的景物 4、翻断砖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5、①碧绿,紫红 ②长呤,低唱,弹琴,啪 ③光滑,高大,肥胖,臃肿、莲房一般 ④又酸又甜 6、宕开一笔,突出了下面“单是”句的内容 7、以一概全(总起下文),承上启下 8、C
(二)1、D 2、过铁道爬月台艰难费劲 父亲的爱子深情 动作 语言 3、“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怜爱(怜惜、体贴、依依不舍) 4、被父亲深厚的爱子之心所感动 “我的眼泪又来了” 感动 离别 5、前句:“我本来要去的”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怜爱与尊敬,“他不肯”更表现了父亲对儿子体贴与关照。后句: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细微体贴与关照后的那种愉悦之情。(能扣问题理解既可)
三、文言文阅读。
1.⑴通“智”智慧 ⑵认为……可耻 ⑶因此 ⑷记(住) 2.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⑵选择他们的优点就向他们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自己身上类似的毛病。3.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⑵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⑶、③ 4.无论是哪一种回答,言之成理即可。赞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科学的老实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反对。这一古训不利于培养我们现代青少年的怀疑和探索精神。
-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B卷
- › 2016年度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教学计划精选
- › 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 › 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 初一年级政治上学期教学计划
- ›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 › 课标版初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 初一年级《童趣》基础知识点整理
- › 初一年级《童趣》基础字词
- › 初一年级《童趣》课文原文译文
- › 初一年级《童趣》课文原文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B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B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B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