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语文辅导资料初二语文试卷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正文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04-22 04:13:36]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语文试卷   阅读:8805
概要: 题目:我读懂了参考答案:1、略2、略3、(1)词浯误用。将“认识”改为“见识、了解”。(2)语序不当。“这回”应放到句子的前面。(3)“竞”改为“竟”。(4)关联词搭配不当。“才”改为“却”。(5)成分残缺。在“感谢”后加上“父亲”(加上“他”、“他们”、“生活”均可)。(只要修改正确、符合文意就给分)4、略5、要点:成人歌曲、灰色童谣在学生中广泛流行且起到不良的影响。现在适合学生传唱的儿童歌曲很少,急需从事儿歌创作的专业队伍。6、略7、8、9、见教参10、①老百姓对红军不够理解(“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②人又累又饿(“前面粮食缺乏”);③山高路险(“这座山是怎样的陡”)(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标签:初二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题目:我读懂了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1)词浯误用。将“认识”改为“见识、了解”。(2)语序不当。“这回”应放到句子的前面。(3)“竞”改为“竟”。(4)关联词搭配不当。“才”改为“却”。(5)成分残缺。在“感谢”后加上“父亲”(加上“他”、“他们”、“生活”均可)。(只要修改正确、符合文意就给分)

4、略

5、要点:成人歌曲、灰色童谣在学生中广泛流行且起到不良的影响。现在适合学生传唱的儿童歌曲很少,急需从事儿歌创作的专业队伍。

6、略

7、8、9、见教参

10、①老百姓对红军不够理解(“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②人又累又饿(“前面粮食缺乏”);③山高路险(“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一点得1分,不要求作分析。)(3分)

11、瑶民一家开始是“躲”“惊惶”,后来“拿出仅有的一点米,煮给我们吃”“向我们道歉”,原因是一方面我们向他们作了政策宣传,另一方面我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是老百姓的队伍,如送米,不准拆篱笆当火把。(变化2分,原因二点得2分。共4分)

12、⑿是山脚下向上看,⒅是山腰上向上向下看。这两段景物描写一方面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高和陡,写出了行军的困难,另一面表现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积极乐观的精神。(观察点一个得1分共2分,作用写到后一点即可得1分。共3分)

13、“一袋”说明粮食不多,“三天”说明粮食对我们是何等重要,“整袋”与前面的“仅有的一点米”构成对比,说明红军拿出的米多,也说明了红军战士是倾全力帮助老百姓。(2分。一点得1分,只要任两点答到,理由正确即可得全分。)

14、(4分) 赞成比较好,因为材料的倾向很明显,“我们有理由来发扬这种精神”、“这也是一种纪念”、“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肯定了“选手作出思考、牺牲利益去体会一种精神”。反对一般不得全分,视其语言等最多得3分,如果能作全面的分析,兼顾正反两方面,一分为二地说,可加1—2分。

15、示例:①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②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答①好,3分;答②好,2分。开放题。共3分)

16、(3分)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 跳进河里(或“跳”) 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17、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答对两点即给满分;答对其中一点,理由充足,表达流畅也得满分)

18、A(第一人称,“我”是“哥哥”行为的叙述者、见证人)

19作文 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上一页  [1] [2] [3] 


Tag:初二语文试卷初二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语文辅导资料 - 初二语文试卷
上一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0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