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语文辅导资料初二语文试卷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04-22 04:13:36]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语文试卷   阅读:8919
概要: 18、联系全文说说③④两段文字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3分)19、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列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3分)(1)范仲淹:(2)欧阳修:四、(13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岸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2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标签:初二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18、联系全文说说③④两段文字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3分)

19、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列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3分)

(1)范仲淹:

(2)欧阳修:

四、(13分)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岸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0、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饮水辄醉(      ) (2)醉翁之意不在酒(      )

(3)宴酣之乐(      ) (4)射者中,弈者胜(      )

2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3、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什么?(2分)

24、读了上文,你认为守太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2分)

五、(10分)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已亥之二月也。

25、文段中直接描述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语句是     ;文段中有几句表现出春光中人物的活动极有生气,这几句是:                 。

26、这段文字描写的满井早春的景物有          ,是按照由     及

,由     及     的观察角度进行的。

27、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泉而茗者(      ) 罍而歌者(      )

红装而蹇者(      ) 山峦为晴雪所洗(      )

28、本段主要写城郊的春景,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议论,作者抒发的是(  )

A、歌赞春光明媚 B、赞美满井山于水秀

C、抒发春游感慨 D、抒发春游时悠然轻松之喜悦

29、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三.写 作(50分)

一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种种事情,这些事情会给我们的心灵、情感造成冲击,我们就有了种种的感受,请以“感受”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文意自定,自拟题止,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沦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C

3、CAB

4、示例:老农说:“麦浪翻滚,一望无际的田野就是美,一种收获的美。 ” 隐者说:“水声潺潺,明月清风的夜晚就是美,一种淡然的美。”

5、A

6、罗曼•罗兰 米开朗琪罗

7、狂风强劲 侧面

8、之早,惊喜,卷

9、①尤其、特别②大约③忽然④像狗的牙齿一样

10、(1)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头(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2)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

11、移步换景

1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3、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或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15、湖南岳阳、鲁肃

16、(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2)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17、①详尽②放晴③迫近④日光

18、因为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固而览物之情有所不同

19、为天下先忧后乐 与吏民同醉同乐

20、①就②情趣③尽兴地喝酒④下棋

21、C

22、(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2)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身处宾客们中间的,那是太守喝醉了。

23、水落而石出

24、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25、若脱笼之鹄;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26、水、山、柳树、麦田、游人、鱼、鸟、整体(面)局部(点)远近

27、喝茶、端着酒杯、骑驴、被

28、D

29、揭示全文主旨,它形象地揭示一个哲理:美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应当不断自觉地扩大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

三.作文评价等级及赋分标准:

等级 内容 语言 结构

一等

(46-50分) 立意新颖

选材不俗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

用词准确

表达生动 结构精巧

层次清晰

二等

(41-45分) 题意符合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挚 语言通顺

用词准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初二语文试卷初二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语文辅导资料 - 初二语文试卷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阶段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