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历史辅导资料初二历史试卷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正文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历史试卷   阅读:8367
概要: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包括四个方面,共16项措施。在政治上,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在经济上,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在中央设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兴办商会;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在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废八股。设大、小学堂,设立译书局,创立报馆等;在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等。从内容可见,变法核心是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对旧制度进行改革,在政治上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获得参政的权利;在经济上建立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文化上进一步学习西方,促进思想、文化、科技的进步;军事上强调对旧军队制度进行改革,依照西方国家建立近代化军事力量。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进步的和爱国的,但它触犯了旧的封建官僚的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进行阻挠、破坏。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标签:初二历史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以下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包括四个方面,共16项措施。在政治上,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在经济上,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在中央设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兴办商会;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在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废八股。设大、小学堂,设立译书局,创立报馆等;在军事上,裁汰旧军,精练陆军,扩建海军等。

从内容可见,变法核心是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对旧制度进行改革,在政治上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获得参政的权利;在经济上建立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制度;文化上进一步学习西方,促进思想、文化、科技的进步;军事上强调对旧军队制度进行改革,依照西方国家建立近代化军事力量。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进步的和爱国的,但它触犯了旧的封建官僚的利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进行阻挠、破坏。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前后仅103天,就夭折了。所以“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难 点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是难点也是重点。

变法法令的颁布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使相当一部分人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接受了资产阶级思想,所以说它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知识系统概述】

“公车上书”后,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必要,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于6月11日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任用康有为等,先后颁布一系列变法诏书,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几方面改革旧制,实行新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技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但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和破坏。为了阻止变法,顽固派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人士,杀害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最终宣告失败。戊戌变法前后总共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之路是无法实现的。

【学习方法指导】

1.本课是围绕着“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而讲述的。按一般规律也是以背景、内容与结果三步曲去掌握,要区别“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 两个概念,重点围绕着变法的内容去分析其意义,做到史论结合,就容易理解与掌握。

2.在学习变法法令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如“变”字,既有改旧,又有布新;在政治上提出“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上书言事”是指上奏折向统治者表达自己的意见。清朝官员特别是大官本来就可以“上书言事”,这里增加一个“民”字。“民”应指老百姓,一般的老百姓多数没文化,谈何“上书”,再说他们终日为生计奔波,哪有时间和心思上书皇帝。“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主要是指那些有钱、有文化,想参预国家政权的资产阶级。 为了便于记忆,可以将经济方面的内容简化为“设两局”(中央设矿务铁路局、农工商总局)、“办两会”(兴办商会、农会)、“制两算”(编制预算决算)。变法内容有四个方面16项措施,10项是布新的,6项是改旧制的。变法的作用可用“三有利”去记忆:即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课外知识补充】

历史常识

章京上行走

章京,官名,清代军职多称章京,为满语的音译,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也称章京,为堂官的重要助手。军机处章京被称为小军机。在满族官员中,又成为对上级的自称的称谓。行走,清朝制度,不设专职的官员或不专任的官员叫作“行走”。光绪任命康有为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就是任命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临时到职办理文书事务的意思。

史海拾贝

光绪帝囚瀛台二三事

一次,光绪帝不知道因为什么事触怒了西太后,被她打了几个耳光,因为下手太重,牙齿被打落一枚,疼痛难忍,宫中有一太监密秘请牙医治疗,被西太后发现,怕外传有损自己的声誉,立即下令把小太监斩首。

又一次,光绪帝向西太后请安,巧逢西太后吃汤圆,问道:“小儿你吃过了吗?”光绪怕说赐给食却不吃,惹恼西太后,禀道“尚未”。西太后令赐食四五碗,光绪吃到最后,实在咽不下,只好“私匿于袖口中”。回到瀛台,“汤圆满袖,淋滴满于其身”。令太监取小衫来换,因内衣被西太后搜去,可怜一代帝王连更衣自由都没有。

光绪帝被禁后,西太后规定其“不得与臣工交语”,后来,连光绪帝与他弟弟的通讯也被禁止了。光绪帝死后,他的卧室内陈设极陋,仅有一张大床和泥土火炉,裱糊在墙壁的纸张也都破裂霉烂,其所受虐待程度由此可见。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组织了(  )

A.保国会

B.强学会

C.南学会

D.蜀学会

2.被光绪帝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的是(  )

A.梁启超

B.康有为

C.康广仁

D.谭嗣同

3.支持变法的巡抚陈宝箴所在省是(  )

A.直隶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河北省

4.慈禧太后和荣禄发动政变是在(  )

A.1898年6月11日

B.1898年4月11日

C.1898年9月21日

D.1898年4月21日

[1] [2]  下一页


Tag:初二历史试卷初二历史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历史辅导资料 - 初二历史试卷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