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历史辅导资料初二历史试卷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同步测试题» 正文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同步测试题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历史试卷   阅读:8252
概要: 【摘要】“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同步测试题”多做试题,在加深对知识点记忆的同时有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试题,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一、选择题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 中国大陆的解放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是( )A 1950年10月1日 B 1950年10约5日C 1951年10月1日 D 1951年10月25日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A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C 土地私有制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并投产的项目有( )①鞍山钢铁公司的行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上海宝山钢铁总厂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5.国家对社会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使( )A公私合营 B劳资两制 C加工订货 D没收资本6.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 完成三大改造 B 建立社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同步测试题,标签:初二历史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摘要】“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考试同步测试题”多做试题,在加深对知识点记忆的同时有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历史试题,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一、选择题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 中国大陆的解放

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是( )

A 1950年10月1日 B 1950年10约5日

C 1951年10月1日 D 1951年10月25日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 土地私有制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并投产的项目有( )

①鞍山钢铁公司的行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国家对社会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使( )

A公私合营 B劳资两制 C加工订货 D没收资本

6.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完成三大改造 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开展整风运动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为刘少奇平反

C、邓小平理论领导地位的确立    D、十二大的召开

9.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 )

A 厦门 B 深圳 C 海南 D 上海浦东

10.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 )

A 实事求是 B 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

C 改革开放 D 发展才是硬道理

11.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困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是( )

A 外国势力的干涉 B 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C 姓资姓社的问题 D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12.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3.这是一次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下举行的一次重大外事活动。因此,它的主题也体现出这一时代特色。这一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 ,促进共同繁荣”。横线中内容分别是( )

A、参与合作 B、和平发展 C、平等互利 D、开放公平

14.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哪一少数民族歌曲( )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朝鲜族

15.下列不属于党的十四大会议内容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www.kmf8.com

B.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6.我国人民空军是在下列那一兵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A 海军陆战队 B 海军 C 陆军 D 野战部队

17.1955年4月,中国参加的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南南合作会议 D 东盟会议

18.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 B、苏联的影响

C、党和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D、忽视客观规律

19.“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

A 大跃进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革 C 开辟经济特区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

A 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B 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 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 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二、材料题

2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结合材料回答:

①这位老人是谁?他1979年制定了什么决策?(1分)

②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最终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开放格局?(2分)

③为什么说1992你又是一个春天,这一年这位老人作出了什么决策?(3分)

④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简单说说原因。(3分)

22.材料一、在旧西藏,95%以上的藏族人民是世代人身依附于官家、贵族和寺庙的农奴。旧西藏用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十六法典》把人分成三等九级,明文规定属于“下等下级”的铁匠、屠夫、妇女,其“命价”为“草强一根”,并用“挖眼、砍手”等残酷的刑法来维持这种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度。

材料二、(1)1989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机构里,少数民族官员所占比例

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职务

17.27%

正、副省长、自治区正、副主席

12.66%

(2)直辖市、地区、自治州一级机构里,省数民族官员所占比例

人大常委会正、副主任职务

14.22%

这些比例全都高于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的比例。

材料三:1949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总值为36.6亿元其农业为31.2亿元,工业为5.4亿元;1990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达2272.8亿元,与1949年相比,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22.6倍。

[1] [2]  下一页


Tag:初二历史试卷初二历史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历史辅导资料 - 初二历史试卷
上一篇:初二历史复习资料期末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