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二学习辅导初二历史辅导资料初二历史知识点初二历史戊戌变法» 正文

初二历史戊戌变法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二历史知识点   阅读:8420
概要: 语文的学习需要大家每天的积累,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初二历史戊戌变法,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1、维新思想的传播:(1)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主要领导:康有为、梁启超。见课本第32页照片。(3)公车上书(见课本32页插图)。〈1〉经过:《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2〉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4)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2、百日维新:(1)时间 1898年6-9月(2)内容:A,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官吏,打击封建官僚,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文化: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播维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3)性质: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3、戊戌政变:(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初二历史戊戌变法,标签:初二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www.kmf8.com

语文的学习需要大家每天的积累,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初二历史戊戌变法,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1、维新思想的传播:

(1)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领导:康有为、梁启超。见课本第32页照片。

(3)公车上书(见课本32页插图)。〈1〉经过:《马关条约》签订后,

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2〉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2、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9月

(2)内容:

A,政治: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官吏,打击封建官僚,任用维新人士,

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文化: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播维新思想,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3)性质: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3、戊戌政变: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2)戊戌六君子:维新派人士谭嗣同

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人遭清政府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资本主义改良运动。

它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却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映,

因此,客观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初二历史戊戌变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相关推荐


Tag:初二历史知识点初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初中学习网 - 初二学习辅导 - 初二历史辅导资料 - 初二历史知识点
上一篇: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