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教案《乡愁》教学设计18» 正文

《乡愁》教学设计18

[10-20 00:49:52]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教案   阅读:8296
概要: 教学目的1、以诵读为基础,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2、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情中之理,即两岸沟通、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教学重点学会抓住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回忆、背诵初中阶段学过的表现乡愁的古诗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 www.kmf8.com 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初步把握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了解作者。背景: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国民党军到台湾,台湾与大陆由于人为的长期隔绝,有近四十年不通来往,漂流到孤岛上去千千万万的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余光中也不例外。余光中在台北的办公室靠着台湾东海岸,他说:“我看太平洋和美国有什么意思?这也许是天意,我凭窗而立,就可以直视海峡,可以眺望香港,可以一生守望着我的大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
《乡愁》教学设计18,标签:初三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教学目的

1、以诵读为基础,介绍几种赏析,重在学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2、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情中之理,即两岸沟通、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回忆、背诵初中阶段学过的表现乡愁的古诗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

www.kmf8.com

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初步把握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了解作者。

背景: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国民党军到台湾,台湾与大陆由于人为的长期隔绝,有近四十年不通来往,漂流到孤岛上去千千万

万的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余光中也不例外。余光中在台北的办公室靠着台湾东海岸,他说:“我看太平洋和美国有什么意思?这也许是天意,我凭窗而立,就可以直视海峡,可以眺望香港,可以一生守望着我的大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这一番话让我们感受到余光中的故园情结是多么的浓烈!1972年,饱尝了23年乡愁之苦的余光中终于按捺不住,在台湾的寓居内,用了仅仅20分钟时间创作了《乡愁》,唱出了两岸人们共同的思乡曲。1992年余光中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圆了43年来的思乡梦;2004年春节,余光中在中央电视台亲自朗诵了这首诗。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读,感受诗人的浓浓乡情。

三朗读(读中悟情)

1、听朗读磁带:要求明确本诗的重音、语调、感情基调。

2、指导朗读:在诗中注明重音,朗读时语调舒缓,感情深沉,节与节之间要有起伏。

3、想像余光中《乡愁》的画面,引导学生体验情感

(1).学生齐诵第一节,教师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

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

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

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少年用力点点头。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


Tag:初三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模板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教案
上一篇:《社戏》创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