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语文辅导资料初三语文试卷2017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正文

2017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05-18 21:30:48]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语文试卷   阅读:8959
概要: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注释】①庄跻:人名。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楚庄王欲伐越( )(2)政乱兵弱()2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24. “庄王乃止”的行为可用文中“ ”一句话加以评价。(2分)25.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目不见睫”,可用来讽刺那些 的人。(2分)四、写作(60分)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一位登山爱好者向登山专家请教说:“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下大雨,怎么办?”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登山爱好者怀疑地问。“往山顶走,风雨虽大,但不足以威胁生命。如果往山下跑,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只会被卷入洪流,迎向它,却能获得生存。”除登山以外,人生的
2017年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标签:初三语文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人名。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楚庄王欲伐越  ( )

(2)政乱兵弱 (     )

2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24. “庄王乃止”的行为可用文中“ ”一句话加以评价。(2分)

25.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目不见睫”,可用来讽刺那些 的人。(2分)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爱好者向登山专家请教说:“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下大雨,怎么办?”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登山爱好者怀疑地问。“往山顶走,风雨虽大,但不足以威胁生命。如果往山下跑,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只会被卷入洪流,迎向它,却能获得生存。”

除登山以外,人生的旅途不也是如此吗?

要求:①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下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学校、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4分)

1.略

2.C,B,A,D

3。略

4.略

5.略

6.略

7.略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生命与气候

8. 【答案示例】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或:气候是由两大生命系统的斗争决定的。或:动物占上风,地球产生温室效应;植物占上风,地球进入严寒期。

9. 【答案示例】以时间为说明顺序。本文说明内容是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进化的前提是时间的推移。

10.略

11. 【答案示例】“果真如此”表明如果前面的观点成立,就能产生后面的结果。所以不能删去。

12. 【答案示例】温室效应得到控制,气温升高的速度减缓。人类对温室效应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已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或:温室效应加剧,气温进一步升高。人类活动增强,植被减少。或:温室效应与严寒期交替出现。主要看动物和植物哪一方占上风。

(二)

13..明明那“古典场景”早已荡然无存,眼下找不到任何参照和对应,却还要晚生们硬硬地抒情和陶醉一番。

14.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一是运用排比句式,罗列各种流失的古典场景,更具震撼力;二是运用反问句式,情感更加强烈,提醒人们去深刻思考与反省;三是运用贴切的比喻,形象描述了各种古典场景流失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四是用了“硬硬撕掉、生生撤消”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古典场景被毁灭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悲痛之情。

15..寄托了作者对古典场景流失,以及再也找不见那些珍贵的古典美学元素的悲痛之情;还有阅读《诗经》等古典文本时,难以真正走进古典的灵魂,与古典作了永别的哀悼之情。

16.略.

三、古诗文鉴赏(4分)

17.苍凉(悲凉凄凉凄清)

18.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一)

19.

(1)方圆(2)通“拒”

(3)入侵(4)即使

20.虽然如此,公输盘替我制造云梯,必定要攻取宋国

21.恼羞成怒,不甘失败 阴险狡诈 (3分)

镇定自若 沉着自信,不怕牺牲

(二)

22(1))想要(2)军队

23、我担心一个人的智慧就好像眼睛一样,能够看见百眇之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眼睫毛。

24. 自见之谓明

25.没有自知之明

  www.kmf8.com初三语文教案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三语文试卷初三语文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语文辅导资料 - 初三语文试卷
上一篇: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