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化学辅导资料初三化学试卷初三化学试题» 正文

初三化学试题

[10-20 00:48:49]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化学试卷   阅读:8737
概要: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也是基础知识考查.34.书写下列定义:(1)化合物 ;(2)氧化物 .[答案] (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2)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35.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和规范的 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础保证.[答案] 实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研究方法.36.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③酒精易挥发,④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⑤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⑦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用序号作答);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用文字作答);化学性质是(用文字作答);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用文字作答).[答案] ①③②;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酒精挥发;酒精具有可燃性;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成水和二氧化碳.[解析]颜色,气味,状态,挥发性,溶解性都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
初三化学试题,标签:初三化学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也是基础知识考查.

34.书写下列定义:

(1)化合物 ;

(2)氧化物 .

[答案] (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2)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35.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

和规范的 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础保证.

[答案] 实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研究方法.

36.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③酒精易挥发,④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⑤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⑦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用序号作答);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用文字作答);化学性质是

(用文字作答);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用文字作答).

[答案] ①③②;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酒精挥发;酒精具有可燃性;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成水和二氧化碳.

[解析]颜色,气味,状态,挥发性,溶解性都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是对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物理,化学变化四个概念的综合考查.首先要明白性质和变化之间的差别.

37.为了延长白炽灯的寿命,灯泡放有少量红磷作脱氧剂,其作用原理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得基本类型为 反应.

[答案] ,化合

[解析]既然是脱氧剂,一定是把氧气消耗掉,反应产物只有一种,所以是化合反应.

[点评]做此类题须注意看清题意要求,即是化学表达式还是文字表达式,一定要按要求书写.

38.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所得到混合液体的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原因是 ;将l00mL酒精与l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到混合液体的体积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原因是 .

[答案] 小于;分子间有间隙;等于;同种分子的间距相等.

[解析]当两种大小不同的粒子混合,小的粒子可以进入大粒子的间隙从而混合体积缩小,如大豆和小米混合;当粒子大小相同时,混合后的总体积是原体积的加和.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分子的特征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39.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请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分它们.

[答案] ①将四瓶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并均匀摇荡观察现象,可发现有两瓶气体与石灰水发生反应,另两瓶气体无反应

②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无现象的瓶中,观察现象,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使木条熄灭的是氮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有现象的瓶中,观察现象,能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解析]本题的方法并不唯一,如先用燃着的木条放入各个集气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继续燃烧的空气,熄灭的有两瓶;再把澄清石灰水滴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两个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另一瓶就是氮气.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鉴别题,根据这几种气体的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40.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 气,与电池正极相连 的试 管b得到 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是 ,该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氢; 氧; 2:1;

[点评]这也是一道常考的实验题,同样要注意做题要求,本题要求文字表达式.

4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仪器认识:

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② .

装置连接:

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

问题分析:

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

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

.

[答案](1);

①试管 ②量筒

(2)

试管中未放棉花,高锰酸钾从导管进入水中;

瓶底没有放水或铺上沙子,燃烧中的细铁丝碰到杯底

[解析]要想测量所得氧气的体积,就必须想办法把氧气的体积转化成可以观察和测量的液体的体积,那就要利用压强来设计实验,B装置就是利用压强原理把所得气体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的最好装置.气体由b口进入,使瓶内压强增大,瓶内的水就会沿c导管进入到C装置的量筒里.

上一页  [1] [2] [3] 


Tag:初三化学试卷初三化学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化学辅导资料 - 初三化学试卷
上一篇:2016年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