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物理辅导资料初三物理同步练习初三物理同步练习之浮力测试题» 正文

初三物理同步练习之浮力测试题

[10-20 00:48:49]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物理同步练习   阅读:8750
概要: 想要学好物理,一定要多做练习题,以下所介绍的初三物理同步练习之浮力测试题主要是针对相关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例1] 最新一年6月3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在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正式展开,考古工作者从湖底打捞出一批水文物。其中有一长约70cm、质量为100Kg的石块,考古人员是用气囊把它从水中浮起拉离湖底的。经测算可知,石块受到气囊向上的拉力为588N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速上浮。求:(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该石块的密度。分析:当石块受到向上的拉力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速上浮,说明拉力与浮力之和恰好等于石块重力。欲求石块的密度,除通过重力求其质量外,还要通过浮力计算出石块的体积。解答:(1)石块受到的重力为:G=mg=100×9.8=980(N)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拉=980-588=392(N)(2)由公式F浮=ρ水gV排可得:V排=F浮/ρ水g=392/(103×9.8)=4×10-2(m3)V石=V排=4×10-2(m3)此石块的密度为:ρ=
初三物理同步练习之浮力测试题,标签:初三物理同步练习大全,http://www.kmf8.com

想要学好物理,一定要多做练习题,以下所介绍的初三物理同步练习之浮力测试题主要是针对相关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例1] 最新一年6月3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在云南省澄江县抚仙湖正式展开,考古工作者从湖底打捞出一批水文物。其中有一长约70cm、质量为100Kg的石块,考古人员是用气囊把它从水中浮起拉离湖底的。经测算可知,石块受到气囊向上的拉力为588N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速上浮。求:(1)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该石块的密度。

分析:当石块受到向上的拉力时,它恰好能在水中匀速上浮,说明拉力与浮力之和恰好等于石块重力。欲求石块的密度,除通过重力求其质量外,还要通过浮力计算出石块的体积。

解答:

(1)石块受到的重力为:G=mg=100×9.8=980(N)

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G-F拉=980-588=392(N)

(2)由公式F浮=ρ水gV排可得:V排=F浮/ρ水g=392/(103×9.8)=4×10-2(m3)

V石=V排=4×10-2(m3)

此石块的密度为:ρ=m/V石=100/(4×10-2)=2.5×103(Kg/m3)

说明:此题将浮力问题和我们以前所学的力的平衡及密度知识结合了起来,在本章当中,像这样的综合题还有很多,因此,我们在学习本章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前面知识的复习。

[例2] 把一个蜡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克;若把该蜡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    )(已知ρ蜡=0.9×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A. 4克     B. 4.5克     C. 5克     D. 3.6克

分析:由浮沉条件来判断,蜡块放在酒精中将下沉浸没在酒精中,设蜡块的体积为V,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蜡块的重为:

若把蜡块放进水里,由浮沉条件来判断,蜡块将漂浮在水面上。蜡块的重与水的浮力平衡。若设所求溢出水的质量为m排水,则依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m排水•g=F浮=G,即 :

m排水=4.5×10-3千克。

解答:正确选项为B。

说明:解决这类题目时,我们常用比较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方法,判断出物体的浮沉情况: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又因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所以,当ρ物>ρ液时,物体下沉,最终沉底;当ρ物=ρ液时,物体悬浮;当ρ物<ρ液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

[例3] 如图所示,在一个较大容器的水面上放一木块,木块上面放一个体积为1分米3,重7.84牛的物体,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物体从木块上拿下放入水中,当木块和物体都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将(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分析:物体的质量为:

则物体的密度为:

因为木块上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将此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时,它将漂浮在水面上,如上图所示。

物体在木块上时F浮=G,ρ水•g•V =G木+G物  排液体积

物体在水中漂浮时,物体与木块排液总体积为V′=V物排+V木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物=ρ水•g•V物排

F浮木=ρ水•g•V木排

物体和木块漂浮在水面,故有

F浮物=G物,F浮木=G木

因此,V′=V

变化前后排液体积相同,液面高低无变化。

解答:正确选项为C 。

说明:解答此题时比较重要的一步是通过计算得出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此从木块上拿下后仍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分析出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前后总浮力不变这样一个重要条件。按照本题的思路,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若物体从木块上拿下后不是漂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入水底的话,则所受的总浮力会变小,造成水面下降的结果。因此,对于这种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4] 现有弹簧测力计、细线、量筒、小木块(能放入量筒中),小木块的密度小于待测液体的密度,只用这些器材测定未知液体的密度。要求:(1)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2)用测出量和已知常数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解析:由密度的知识,我们清楚测密度的问题要通过测质量和测体积来完成。根据本题的已知条件,可以用量筒直接测出液体的体积,而质量就要利用浮力的知识通过测重力来测得了。

答案: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木块的重G;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读出并记录液面示数V1;把木块放入量筒里的液体中,木块静止后读出并记录液面示数V2 。

(2) 。

www.kmf8.com

说明: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测量原理,即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F浮=G物—(1)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2),可见剩下的问题就是测量G物和V排了。

[例5] 给你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估测一块橡皮泥的密度,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导出用所测量的量表示的橡皮泥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解析:解答本题的思路与上题有类似之处,均是用量筒直接测物体的体积,利用浮力的知识通过测重力来测质量。所不同的是本题中的橡皮泥密度大于水,不能漂浮在水面上而是沉入水底。因此,我们要采用“空心”的办法来增大它的浮力达到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浮力=重力)的目的。

答案:(1)实验步骤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①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1 ;② 把橡皮泥捏成小盒状,放入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2 ;③ 把橡皮泥捏成实心团使其沉入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3 。

(2)导出橡皮泥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的过程为:在步骤②中,因橡皮泥漂浮,由浮体平衡条件有G=F浮,又由重力公式G=mg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ρ水g(V2-V1),得橡皮泥的质量m=ρ水(V2-V1);由步骤①③得橡皮泥的体积V=V3-V1 ;所以橡皮泥的密度为:ρ=m/V=(V2-V1)ρ水/(V3-V1)。

[1] [2] [3]  下一页


Tag:初三物理同步练习初三物理同步练习大全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物理辅导资料 - 初三物理同步练习
上一篇:初三物理同步练习—大气压强课后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