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二学习辅导高二历史辅导高二历史试题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文)» 正文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文)

[10-20 00:47:15]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二历史试题   阅读:8285
概要: 【摘要】高二是两极分化的重要阶段,大家要把握好这个阶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期中试题,供大家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言论所针对的是当时A.井田制遭到破坏 B.战乱破坏了生产C.少数民族内乱 D.分封制已经崩溃2.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1)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2)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3)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4)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A.(1)(2)(3)(4)都正确 B.(1)(2)(3)(4)都不正确C.(1)正确,(2)(3)(4)不正确 D.(1)(2)(3)正确,(4)不正确3.“夫仁义利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法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先儒后法 D.外儒内法4.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
高二历史期中试题(文),标签: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摘要】高二是两极分化的重要阶段,大家要把握好这个阶段。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期中试题,供大家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言论所针对的是当时

A.井田制遭到破坏  B.战乱破坏了生产

C.少数民族内乱 D.分封制已经崩溃

2.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学派众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原因有

(1)社会大变革使思想非常活跃

(2)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3)学在官府局面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4)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

A.(1)(2)(3)(4)都正确 B.(1)(2)(3)(4)都不正确

C.(1)正确,(2)(3)(4)不正确 D.(1)(2)(3)正确,(4)不正确

3.“夫仁义利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法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先儒后法 D.外儒内法

4.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5.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关系的确切理解是

A.政治统一确保思想统一 B.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

C.思想统一与政治统一相互对应 D.政治统一从属于思想统一

6.儒学面临严重挑战是在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7.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性恶论 D.唯物思想

8.元朝和明朝时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这说明了

A.儒家经典不再是科举考试内容 B.《五经正义》不再为儒学家重用

C.朱熹的学术地位远高于孔孟 D.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

9.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10.导致明清时期产生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阶级矛盾的相对缓和

11.战国时期商鞅主张重农抑商,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条件,正确的评价是

A.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B.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都具有民主色彩

12.顾炎武和王夫之主张“经世致用”的影响在于

A.使学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B.关注个体的发展,具有早期民主思想的色彩

C.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反对重农抑商

D.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

13. 要了解中国古代的混合选种法,可参阅的资料有

①《氾胜之书》 ② 《齐民要术》 ③《周髀算经》 ④ 《黄帝内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4.《诗经》中有一首诗写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下列各项,正确表达了以上诗句的含义是

A.描绘西周初年国家统一的盛况 B.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

C.表现了春秋时期霸主的赫赫权势 D.歌颂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伟业

15.下列文学形式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A.诗歌——赋——骈文——戏剧 B.民歌——诗——词——戏剧——小说

C.赋——骈文——小说——乐府 D.楚辞——小说——散文——戏剧

16.下图所示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水浒传》的画面,这部作品主要是

A.歌颂农民的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君主专制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17.下列剧种不存在直接继承关系的是

A.杂剧与元杂剧 B.南戏与传奇

C.昆山腔与昆曲 D.传奇与京剧

18.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B. 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 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神,以形写神

D. 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19.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 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 —— “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 尊重自然规律

C. 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 渴望征服自然

20.对比分析古希腊著名雕像《维纳斯》和中国秦朝的兵马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B. 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C. 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 D.都反映了当时阶级关系的实质

21.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视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种观点是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 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 知识即美德

22.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曾涌现出诸多思想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的共同原因和条件是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 ②政治发展的需要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教育的进步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3.某地举行“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活动,学生李明参加了这次活动,并搜集、查找有关“人文精神”的资料,你认为下列资料与对象不符合“人文精神”的是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试题高二历史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二学习辅导 - 高二历史辅导 - 高二历史试题
上一篇:桂林十八中高二历史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