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随笔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 正文

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

[10-19 12:19:36]   来源:http://www.kmf8.com  数学教学随笔   阅读:8785
概要: 知识的生成是个性化的内化、建构的过程,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始终贯穿着观察、实验、想像、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一、创造情境。让知识的生成呈现原生态 经验是感受的联结,感受越深则经验的生成越好。展开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的发展过程,这样的感受是深层次的。教学时要让学生体验探索知识的历程。 如在教学“圆周长的计算”时,为了让学生能像前人那样经历探索过程,认识圆周率,教师做了下面的预设: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圆、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及掌握画已知半径的圆后,布置学生用硬纸做出直径为lcm、2era、5cm、7cm、8cm、 9cm的圆,在圆上标明直径的大小,准备尺子和一条长35cm的细绳子。在认识了圆的周长之后,教师问: “你能不能量出d=lcm的圆的周长?”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猜测、交流得出下面结论:①不能用直尺直接量出圆的周长,因为圆周是个曲线;②可以把圆面在直尺上滚一周,得出它的周长;③先用绳子在圆面上绕一周,再把绳子拉直就可量出周长。 接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别量出自带圆的周长
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标签:小学数学教学随笔,小学数学教学网,http://www.kmf8.com
     知识的生成是个性化的内化、建构的过程,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始终贯穿着观察、实验、想像、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一、创造情境。让知识的生成呈现原生态
     经验是感受的联结,感受越深则经验的生成越好。展开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的发展过程,这样的感受是深层次的。教学时要让学生体验探索知识的历程。
     如在教学“圆周长的计算”时,为了让学生能像前人那样经历探索过程,认识圆周率,教师做了下面的预设: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圆、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及掌握画已知半径的圆后,布置学生用硬纸做出直径为lcm、2era、5cm、7cm、8cm、 9cm的圆,在圆上标明直径的大小,准备尺子和一条长35cm的细绳子。在认识了圆的周长之后,教师问: “你能不能量出d=lcm的圆的周长?”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猜测、交流得出下面结论:①不能用直尺直接量出圆的周长,因为圆周是个曲线;②可以把圆面在直尺上滚一周,得出它的周长;③先用绳子在圆面上绕一周,再把绳子拉直就可量出周长。
     接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别量出自带圆的周长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得出结果:①直径越大,周长越大;②周长与直径成倍数关系,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接着教师指明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3.14159……,它叫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取近似值3.14。
     学生经历了如同古人探索圆周长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学生回到知识生成的原生状态,把计算圆周长的知识“创造”出来,即是“做圆周长计算”而不是“教圆周长计算”。从教材内容出发,让学生 “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对知识的建构有很大帮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回到知识生成的原生态,这就要求执教者认真研究,把握知识特点,尽量让知识的生成呈现原生态。 

  www.kmf8.com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从学生生活中提炼出有趣的、有意义的、探索性的的数学问题,从而促进知识的生成。
     如教材中有一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学校栽 280棵树,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植树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不那么贴近,难以激起学习数学的热情。我班学生家家户户种香蕉,经常几家共同包车运香蕉到收购站卖,然后分摊车费。于是,我把题目改为: “李志鹏、方河、赵强 (班上学生的名字)三家共同包车运香蕉,香蕉重量分别为李志鹏家1000千克、方河家300千克、赵强家 700千克,共付车费60元,他们如何分摊车费才合理?”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是自身经历的事,很兴奋,热情很高,教师接着问:①三户平均分摊车费合理吗?②要根据什么分摊车费?学生明白这两个问题之后。很容易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这样把学生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使学习的过程成了知识生成的过程。
     三、鼓励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规律、性质的联系。自主探索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验证、尝试、推理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知识储备自主地再创造。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知识的生成。教学时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广阔的探索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操作、推理,独立自主地探索,不要人云亦云。
     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题材。我在教学时,设置下面的探究步骤:
     1.激起探究欲望。老师:今天让你们考考老师,你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就能说出这个数是否能被3 整除。学生听说要考老师,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纷纷列举一些数,老师都能很快地回答,学生通过计算器验证,证明老师没有错。这时老师说: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准确地回答你们的问题吗?你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结论,就有老师这个本事。
     2.引导学生探究。老师发给学生9根小棒和一个表格(如下图)。先引导学生把3根小棒放进表格再计数,如:千位上放2根,个位上放l根,记做200l,然后用计算器检验是否可以被3整除;接着用其他的方法把3根小棒任意放进表格中计数,检验;再用6根小棒任意放在数位表上再计数,检验能否被3整除,最后用9根小棒任意地放进表格里,然后计数,检验能否被3整除。学生通过教师预设的探索方案惊奇发现,把3、6、9根小棒分别任意放入数位表中,得到的数都能被3整除。老师再提出问题;如果数位表内不是放3、6、9根小棒,得出的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继续探索。 
     
     3.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上面的操作、实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被3整除特征是什么。学生因为有了感性直观的认识,通过思考、交流,能很快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探索的目的,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
     学生数学知识的生成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关心个别差异,培养学生兴趣,才能实现学生数学知识的毕成。

 
Tag:数学教学随笔小学数学教学随笔,小学数学教学网小学数学教学 - 数学教学随笔
上一篇:体态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