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新中考临近,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考,www.kmf8.com为大家准备了初一月考试题,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选择题(2×17=34分)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同学们课外玩的“土电话”表明固体能传声
B.两人潜水时,在水中也可交谈,这表明液体能传声
C.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大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太阳、月亮、烛焰,其中是光源的是 ( )
A.只有太阳、烛焰 B.只有太阳 C.只有太阳、月亮 D.三个都是
4.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 )
A.物体是光源 B.必须有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5.下列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 )
A.太阳下树木有影子 B.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C.晚上看到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D.利用激光准直
6.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中起动并向湖边驶去,在这个过程中,水中的鱼、岸边飞翔的鸟、
散步的人都可以听到马达声。若他们距艇的距离相似,那么他们察觉到快艇起动先后的是 ( )
A.鸟先于人; B.鱼先于鸟 C.人先于鱼; D.鸟先于鱼
7.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 )
A.大海的深度B.地球到月球的距离C.相距很远的两高山的距离 D.很长的钢管长
8.在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的水位高低,这是因为( )
A.随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 B.随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变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变小
9.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
人蝙蝠大象狗
发声85~1100Hz10000~120000Hz最低12Hz450~1080Hz
听觉20~20000Hz1000~120000Hz1~20000Hz15~50000Hz
从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次声的是 ( )A.人 B.蝙蝠 C.大象 D.狗
10.科学研究表明,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养蜂人就可以通过听觉知道蜜蜂采蜜的情况。那么,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音调要高 B.音调要低C.响度要大 D.响度要小
11.清洗钟表内的精密零件一般用的是 ( )A.噪声 B.次声 C.超声 D.三者都有
12.小亮初次使用录音机录制了自己的歌声,他感到磁带放出的声音,不像自己的声音( )
A.磁带肯定错了 B.录音效果不好C.自己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
D.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骨骼、肌肉传声,与通过空气传声的磁带声音的音色不同
1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14.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下列哪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 )
- 初一物理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 宁远实验学校2017学年度初一物理上册9月月考试卷
- › 初一物理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 2017年初一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 › 初一物理上册月考试题(第1~4章)
- › 初一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折射注意事项
- › 初一物理月考模拟试卷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物理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物理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物理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一物理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