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①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SO4负2价,沉淀为BaSO4. ?②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Cl-,沉淀为AgCl。?③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④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NH4+(即为铵盐)。?*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⑤SO42-与Cl-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然后再用AgNO3 溶液检验Cl-。?⑥可溶性的碱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分解。Cu(OH)2 △CuO+H2O。?⑦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使用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②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③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④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⑤试验可燃性气体: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⑥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⑦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⑧分离混合物: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⑨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⑩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总结:以上就是www.kmf8.com为您推荐的化学中考总复习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感谢您的支持。
相关推荐:
- 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要点
- › 名师支二招应对2016年上海化学中考变化
- › 2016年上海化学中考变化之应对策略二
- › 2016年上海化学中考变化之应对策略
- › 关注名师话说化学中考应试技巧
- ›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 › 初三化学中考备考计划
- ›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策略指导
- ›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资料:初三新生如何学好化学
- ›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 › 化学中考复习专题:推断题
- ›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最理想的燃料有多少
- › 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要点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要点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要点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