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作文网读后感《大国崛起》讨论读后感(七)» 正文

《大国崛起》讨论读后感(七)

[10-20 00:25:15]   来源:http://www.kmf8.com  读后感   阅读:80
概要: 《大国崛起》讨论读后感 读了《大国崛起》的讨论颇有收获,启人思索。不过我建议,关于“联邦制”,为时尚早可免议。 (作文www.kmf8.com欢迎您投稿) 1,有两层意义上的“大国”。一层是事实上的“大国”,即人口、面积、资源等意义上。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意味着国际承认中国是事实上的“大国”。另一层是价值上的“大国”,即在综合国力、国际影响等软、硬实力意义上。 2,改革开放以来,执政者在“核心理论”不变的前提下,与社会相接触的“边界理论”已发生了巨大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改变。我以为,其外交上的成就比国内成就大。中国从事实上的大国向价值上的大国迈进,有了长足的进步。讨论中不宜否定这种人们感受得到的进步,从而妨碍交流。因为这是中国人的一块心病。 3,“和谐”与“崛起”是新设计的两面旗帜。因为再没有比“前景描绘”给人以抚平历史疮伤,追求末来光明的慰籍了。不管怎样,作为民族的儿女,我并不反对这一口号,而把“崛起”作为振兴的同义词。使中国成为价值意义上的大国。 不过,我隐忧地警惕着部分人士的话外之意。他们企图,以一个极权的、有强烈民粹主义情绪的国家姿态,去梦
《大国崛起》讨论读后感(七),标签:名著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读后感的写法,http://www.kmf8.com


《大国崛起》讨论读后感 


读了《大国崛起》的讨论颇有收获,启人思索。不过我建议,关于“联邦制”,为时尚早可免议。 

(作文www.kmf8.com欢迎您投稿)

1,有两层意义上的“大国”。一层是事实上的“大国”,即人口、面积、资源等意义上。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意味着国际承认中国是事实上的“大国”。另一层是价值上的“大国”,即在综合国力、国际影响等软、硬实力意义上。 

2,改革开放以来,执政者在“核心理论”不变的前提下,与社会相接触的“边界理论”已发生了巨大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改变。我以为,其外交上的成就比国内成就大。中国从事实上的大国向价值上的大国迈进,有了长足的进步。讨论中不宜否定这种人们感受得到的进步,从而妨碍交流。因为这是中国人的一块心病。 

3,“和谐”与“崛起”是新设计的两面旗帜。因为再没有比“前景描绘”给人以抚平历史疮伤,追求末来光明的慰籍了。不管怎样,作为民族的儿女,我并不反对这一口号,而把“崛起”作为振兴的同义词。使中国成为价值意义上的大国。 

不过,我隐忧地警惕着部分人士的话外之意。他们企图,以一个极权的、有强烈民粹主义情绪的国家姿态,去梦幻霸权大国地位。这对本国、对世界都是一种灾难。类似的危险,国际上还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梦幻。这种梦幻已超出了担当价值意义上大国的范畴了。如果没有民主化变革,这种隐喻会变成彰显的政治力量。我也许是见不到了,只能请年青的先生们注意。 

4,一个事实上大国很难以军事占领的方式灭亡它(弹丸小国日本侵略中国实在是个异数,大概是一个太腐败,一个太自不量力相结合)。所以一个事实上大国的内部品格便决定了它的趋向:是向价值上大国发展,还是成事实上的弱国,甚至成为强国的附庸。中国的危险就在于,不想提升自己的文明,反而想作为一种模式,进军价值上的大国。 

5,目标与途径相悖的悲剧性是,人权缺失的现体制正在给我国带来深重的内伤。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极大地伤害了国人的人格尊严 

国人至今仍是,处于“恩人、导师、英明领袖三位一体”哺育下的被牧之民。他们的腰与膝盖始终没硬起来。所以那些“学者”竟明目张胆地鼓吹“民主就是老百姓生活好”、“人权就是温饱权”之类的胡话,我称之为“宠物论”与“牲畜权利论”的理论。这些先生们难道不怕,在把人民变成“华奴”的同时,也使他们可能成为“洋奴”吗? 

二,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的素质 

上中下三等九流所显示的素质低下、精柙扭曲,已达触目惊心的程度。不要说与“复兴”的精柙需求相距至远,甚至连维持正常的社会轶序都困难。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有一种“戾气”;有人惊呼“中华民族还是优秀民族吗?”。 

我们可看到,民众的素质缺陷与执政理念和机会主义方法有密切的正相关性。如果把自己的人民素质与那些价值上大国人民的素质相比较,你会感到这是一种最沉重的罪孽。 

三,体制助长了腐败,我国的建设是高成本的 

的确,人性的丑恶面是腐败与犯罪之源。所以在任何国家或社会,二者均不可避免。但是体制差异却有助长或抑制二者的天壤之别。用“天下乌鸦一般黑”、遥远的“完善道德”之类来掩盖实情差距,保护体制缺陷,对“复兴”目标又有何益?“巩固执政地位”的狭隘目的,使权力架构必然在暗影中产生,机会主义地运作。因此其腐败、奢华、浪费与低效必不可免。 

四,极大地压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 

如此重视的、“类宗教”式的教育,竟失效到如此程度令人惊讶。人们或厌恶而远离,或应付而虚委。但一个严重的恶果却已深植于人的思维之中,那就是创造活力的削弱。因为绝大多数人的个体思维,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他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群体思维的制约。 

五,极权国家具有危机积累的特点,一旦暴发往往是全国性的灾难 

中国的“历史周期律”表明,极权国家会有盛世,但总因腐败而积累危机,最终发生灾难性的崩溃。这种体制下只允许一个声音:赞美。并且,有利于特权者的恶行会被体制所扩大;不利于特权者的修补与改善,将因体制而被削弱与抵制。 

6,重建国家意识形态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崛起”之需。作为理沦抽象的“国家主义”没有错:需要国家权威;国家权威体现在人民对“社会公共契约”的忠诚与信守;“社会公共契约”表达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国家意识形态。 

问题在于,以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才能完善组合国家全部资源,使国家提升价值呢?是剥夺人民权利的极权,还是保障人民的权利呢?如上分析,前者只能造成各种资源的对立与无为消耗(如权力与人民的对立;民众素质与创造力下降等),因此不可能提升国家的价值。而后者对提升国家价值的意义极为明显。 

(作文www.kmf8.com欢迎您投稿)

一,保障人权符合民众的人性需求,为民众所赞同的共问意愿; 

二,人民在保障其权利的环境下,打破极权所强加的生仔和思想桎梏,获得尊严和活力; 

三,保障人权的理念同时拥有二个非常有价值的衍生效果。其一是尊重他人权利。这个效果对提升社会文明,提高人的素质非常重要,即它能滋养美德; 

四,另一个衍生效果是抑制邪恶。不仅,侵犯他人权利的恶行将受到谴责和惩罚,更重要的是,它的重点是在遏制权力的过度使用上。这样使得“政治求公”,权力者提供公共服务的理想获得更好的体现。 

综上所述,中国欲谋求“和平崛起”是一壮丽的目标。唯求者,途径正确,否则可能是一条危险的歪路。让我们把视线转向内部,转向完善自我。 



Tag: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读后感的写法读后感
上一篇:大国崛起之荷兰篇读后感--他们开启了商业时代(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