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19》观后感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对于九十年前所发生的一切,我们这一代人都是从各种资料去了解,毕竟都是文字材料,显得比较单一,无法形成较深的共鸣,而这部影片则从一个亲历巴黎和会的我国资深外交官顾维钧的视角,带我们重温了那个年代发生的一切,很多的细节我是从影片第一次获得,对那样一个年代,中国人民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那些甘愿为祖国的振兴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们有了更多的了解。
(作文www.kmf8.com欢迎您投稿)
上世纪初的中国是个经济落后,政治不能完全独立的弱国,广阔的土地成为外国列强眼中垂涎的肥肉,竟相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处于政治变革阵痛期的中国,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有识之士用着各种方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力图将中国从弱小落后挨打的局面扭转而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国度。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一段历史,我在观看完电影后又大量地阅读了相关的背景材料,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感悟。
(一)中国为什么要参战?
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对于中国能够获得代表席位表示不满,其理由之一就是中国未参战,中国真的没有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吗?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1918年,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在世界军事发展史上处于划时代的地位。
这次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面临危机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战争的主要阵地是欧洲,当时的两个阵营都在中国有殖民地,战争的最终结果意味着殖民地的重新划分。从帝国主义角度而言,美、日都曾希望通过怂恿中国参战,一方面加强协约国方面力量,孤立同盟国,另一方面,加强对华控制,进而把中国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中国参战后,段祺瑞政府派出十余万劳工,以输出劳务,到法国、俄国等协约国打工为名参与战争,客观上增强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加快“一战”的结束,也使中国成为“一战”的战胜国。无数劳工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希望通过战争的胜利换取国家领土的完整。
另一方面,在中国本土也发生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的局部战役,日本妄图通过武力占领德国原在中国的殖民领土,1914年日德青岛交战,无疑是一场恶战,迫使青岛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的唯一战场。在此次交战过程中,最终以日本获胜,占领了长久垂涎的青岛告终。
日德青岛之战,给青岛人民带来巨大苦难。德军投降前将重要装置如水道、供电、船场起重机破 坏殆尽,全市秩序混乱,晚间漆黑一团,中国绅商大都外逃避难,居民叫苦不迭。战争使台东镇受到严惩破坏,墙倒屋塌,惨不忍睹,有1548户人家遭受战火伤害,财产损失达1900余万银元,40人在战火中身亡。
(二)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
一战结束,在巴黎召开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可耻的分赃会议,中国是战胜国,但目的不是要获得他国的领土或赔偿,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战胜国的身份换取主权的完整与领土的回归,但这样的合理要求却招致各国或明或暗的抵制,其它国家都不愿放弃对中国的占领,对中国主权的干涉,他们设计一个又一个的圈套让中国无法申张自己合理的利益,到底怎样换取国家的完整与独立,不同身份的国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武力?以外交和平的手段?亦或是发展国家经济逐渐脱离殖民身份?影片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但不论是哪一种做法都令我肃然起敬。
(三)外交手段--中国对列强第一次说“不”
“弱国无外交”,这是影片始终在暗示着的,即使我们的理由是正当的,但没有强有力的国力支持,再直的脊梁也可能不得不暂时弯曲!一个人或者一群人通过外交途径的努力不如一个国家的实力说话更管用。在9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会再有如影片中所展示的在外交途径中的尴尬,但在当年那样的背景下仍能挺直腰杆申张正义,为中国外交史作出卓越贡献的先驱们无疑为我们作出了表率。
一九一九年一月二十八日上午十一时,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之一顾维钧的手中没有发言稿,但发言出口成章:
“中国代表团要求和平会议将德国战前在山东的租借地、铁路和其他一切权益归还中国。因为不愿意虚费会议的宝贵时间,我只愿提出广泛的原则。至于技术细则,我将送至照会,详细说明。”
“有关领土是构成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也是山东省的一部分,有三千六百万人口。他们是中国人种,说的是中国语言,信仰的是中国教。无疑,大家都知道这片租借地是德国用武力夺去的。德国舰队占领山东海岸,其军队随即侵入内地。它敲索租借地,充作撤军的价。它借口有两位传教士在中国内地遇害,便出此行动。而遇害实政府所能控制。基于和会接受的民族自决与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实有权利要求归还这些领土。中国代表团认为这是正义的和平条件之。反之,如和平会议采取不同的见解,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国家,在中国代表团看来无异以错就错。”
“就经济而言,这是一个人口稠密的省份。在三万五千平方英里的面积上,住有三千六百万人民。人口的稠密产生强烈的竞争,而极不适宜于殖民。外力的侵入足以引致剥削当地人民,而非真正的殖民。
“就战略而言,胶州控制华北的门户,即控制由海岸至北京的捷径。一条铁路直达济南府,与津浦铁路相接即可通达北京。为中国国防利益而言,中国代表团不能答应任何外国拥有这生死攸关的地段。”
接着,他又有理有节地继续说道:
“中国很明了日本英勇海陆军曾驱逐德国的势力于山东省之外。中国也很感激英国在这方面的协助,虽然当此之时,它自己在欧洲也遭受重大的危险。中国也不忘其他盟国在欧洲的贡献,因为如果没有它们牵制德国,这个敌国很容易调遣援军赴远东,而使山东的战事延长。中国尤其感谢这些协助,因为山东的人民为了夺回胶州的军事行动,曾遭受痛苦和牺牲,尤其在征募人工和各种给养方面。”
Tag:观后感,观后感怎么写,观后感作文,观后感
- 《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十)
- › 《我的1919》观后感600字(六)
- › 《我的1919》观后感400字(七)
- › 那些永远不能被忘记的《我的1919》观后感500字(八)
- › 《我的1919》观后感800字(九)
- › 《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十)
- › 弱国无外交--《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一)
- › 中华民族的愤怒《我的1919》观后感1200字(二)
- › 《我的1919》观后感800字(三)
- › 《我的1919》观后感500字(四)
- › 《我的1919》观后感400字(五)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十)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十)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十)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我的1919》观后感3000字(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