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计划总结数学计划总结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2» 正文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2

[10-20 00:41:51]   来源:http://www.kmf8.com  数学计划总结   阅读:8826
概要: 一、复习指导思想: 通过指导学生系统的复习,完整、熟练地掌握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点、知识结构;熟练地使用所学基本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查漏补缺。指导学生对本册教材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中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对知识理解的训练,强化知识的记忆,对概念深化认识,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的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2、灵活解题。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复习练习过程中,训练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使之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形成,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4、注重学生复习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理解本册教材各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得以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2,标签: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总结范文,http://www.kmf8.com

一、复习指导思想:

通过指导学生系统的复习,完整、熟练地掌握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点、知识结构;熟练地使用所学基本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查漏补缺。指导学生对本册教材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中的基本概念与知识点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对知识理解的训练,强化知识的记忆,对概念深化认识,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的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复习练习过程中,训练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使之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形成,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注重学生复习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理解本册教材各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统计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要求。

二.复习时间:2006年12月20日——元月16日

三、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

(一)、  数的认识

1、大数的认识及组成,

例如:64387是由6个(万),4个(千),3个(百),8个(十),7个(一)组成;

一个数,千万位和千位上的数字都是6,其余各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

2、  数位顺序表,可参见课本P3。

①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②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③计数单位,有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应清楚的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3、  大数的读、写

四位分节,依次从高到低读、写,可参见教材P5,注意每级中间有零的数的读、写。

4、  数的大小的比较

①先四位分节,然后再作比较。②两个数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高位起开始比较。(位数不同直接比,位数相同比首位)

可参见教材P7,3题。

5、数的改写

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可参见教材P8,试一试1、2题。(末尾只有3个、2个0的一般没有必要改写)

6、  求近似数

①在实际背景下,能够区分近似数与精确数。

②按精确度要求,求近似数。

可参见教材P10,说一说;P11,试一试1、3题;P13,5题。

7、  正负数的认识

①结合实例,会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可参见教材P86,试一试1、2、3、4题。

②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在具体情景中,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可参见教材P85,练一练2题。

(二)、  数的运算

1、  三位数乘两位数

①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⑴估计商的位数;⑵试商的方法,以及怎样调整商

⑶除法的验算,注意验算策略的多样化,

例如:128÷25=5……3,可用以下三种方式验算,

①25×5+3,看结果是否等于128。

②(128—3)÷5,

[1] [2] [3] 下一页

<

看结果是否等于25。

③(128—3)÷25,看结果是否等于5。

3、  混合运算

注意运算的顺序,(复习时可让学生先说再算)例如:

408÷[512-(178+283)]           630÷[840÷(240—212)]

=408÷[512-461]                 =630÷[840÷28]

=408÷51                          =630÷30

=8                                =21

4、估算(两个原则:方便、与准确值偏差尽量少)

652×11≈6500(把652看成650,11看成10)

 96×59≈6000(把96看成100,59看成60),

可参见教材P34,2题;P36,5题;P37,6题。

5、运算定律及性质,利用这些运算定律及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①乘法交换律,a×b=b×a,

5×19×2

=5×2×19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0×19

=190

②乘法结合律,(a×b)×c=a×(b×c),

5×195×2

=195×5×2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95×(5×2)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195×10

=1950

(60×25)×4=60×(25×4)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13×4×25×7=(13×7)×(25×4)运用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③乘法分配律,(a+b)×c=a×c +b×c

(80+4)×25                              35×37+65×37

=80×25+4×2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7×(35+6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000+100                              =37×100

=2100                                  =3700

125×88                                  124×25-25×24

[1] [2] [3]  下一页


Tag:数学计划总结数学教学计划,数学教学总结范文计划总结 - 数学计划总结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