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语文辅导资料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练习及答案» 正文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练习及答案

[10-20 00:27:49]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语文试题   阅读:8758
概要: D. 齐人不以为侈——齐国人不认为他奢侈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管仲年轻时家境贫困,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对他很好,并不因此而有怨言。B. 管仲在齐国执政,担任齐相后,使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流通货物,积蓄财产,国家富庶而军事强大。C. 齐桓公实际上恼恨少姬,南下攻打蔡国,管仲趁机讨伐楚国指责楚国没有向周王室进贡包茅。D. 管仲的财富可以与诸侯相比,有三归、反坫,过于奢侈,所以齐国人支持管仲的不如支持鲍叔牙的多。 www.kmf8.com 第Ⅱ卷(共90分)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 了(liao)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11. 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根据作品作简要分析。(2分)12.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认为作者是通过哪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练习及答案,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www.kmf8.com

D. 齐人不以为侈——齐国人不认为他奢侈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管仲年轻时家境贫困,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对他很好,并不因此而有怨言。

B. 管仲在齐国执政,担任齐相后,使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流通货物,积蓄财产,国家富庶而军事强大。

C. 齐桓公实际上恼恨少姬,南下攻打蔡国,管仲趁机讨伐楚国指责楚国没有向周王室进贡包茅。

D. 管仲的财富可以与诸侯相比,有三归、反坫,过于奢侈,所以齐国人支持管仲的不如支持鲍叔牙的多。

www.kmf8.com

第Ⅱ卷(共90分)

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liao)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1. 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根据作品作简要分析。(2分)

12.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认为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其后13—16题。(14分)

我  在

张晓风(台湾)

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隐痛。为什么痛呢?因为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

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老师叫:“XXX!”“在!”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人们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在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少的一块。

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

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抖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导出:“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又实在太大,所以不免停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我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我在,我在这里!”

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渔民朋友吃饭,那些面对台北人和读书人自觉有一份卑抑的渔人,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水的日子怎么苦,说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家荡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水……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水,在台北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水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子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粗着脖子叫嚷的却是水!我能为他们做什么?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做的事……

《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①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他噤而不答。如果是我,我会走出,说:“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

“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

“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注:①亚当,《旧约》中人类的始祖,因违禁偷吃了智慧果,被逐出了伊甸园。)

13. (1)第4段中加线的“另一种可贵”指的是:(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引用《长干曲》一诗的作用是什么?(3分)

14. 文中提到“亚当”的故事,是为了表达什么?(3分)

15. 倒数第三段划线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是:(2分)

16. 下列对文意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 “我”三年级时曾因病不能上学,便体会到了“在”的重要,意识到了老师点名时的一声应答,不是回答老师,而是仿佛对宇宙和历史宣告:“我在”。

B. 做为一个“紧急待命”“随时能说我在”的人,作者在端午之夜的澎湖小离岛上却什么也没有做,作者为此深表遗憾。

C. 文章尾句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叩问与警策。语句短小,而含义丰厚;语气斩截,反复点题,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

D. 本文以一个“在”字统领全篇,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珍视及强烈的责任意识,还有建立在对人性理性思考之上的自信与坦诚。

E. 本文“形散神聚”,笔触涉及古今中外,但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自然,行文层层深入,通篇充满思辩色彩。

上一页  [1] [2] 


Tag: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语文辅导资料 - 高一语文试题
上一篇: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