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中语文知识大全文言文赏析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职官沿革”» 正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职官沿革”

[10-20 00:38:14]   来源:http://www.kmf8.com  文言文赏析   阅读:8733
概要: 本文主要是为高中学生提供的“职官沿革”文学参考资料,对充实高中学生文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下面请看具体内容: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职官沿革”职官沿革中国古代的官制在历朝历代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既有整个官僚体系的改变,也有部分官职称谓不同或是分工的变化,还有后人作品中沿用古称的问题。这里只是择其大要情况,略作说明如下:1,中央官制在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就是宰相。春秋战国时期,齐、秦等国有相,楚有令尹,宋有大尹,吴有太宰,实际上都是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和《赤壁之战》“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中的“相”均指宰相。秦汉时期,设立丞相(管行政,统率百官)、御使大夫(管检察和秘书工作)、太尉(管军事),称为三公,同为宰相。魏晋以后,形成三省,即尚书省(执行)、中书省(秘书)、门下省(审议),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隋唐以后的几个朝代,皇帝不愿把大权经常交给三省长官,就让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加上“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职官沿革”,标签: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翻译,http://www.kmf8.com

本文主要是为高中学生提供的“职官沿革”文学参考资料,对充实高中学生文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下面请看具体内容: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职官沿革”

\

职官沿革

中国古代的官制在历朝历代发生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既有整个官僚体系的改变,也有部分官职称谓不同或是分工的变化,还有后人作品中沿用古称的问题。这里只是择其大要情况,略作说明如下:

1,中央官制

在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就是宰相。

春秋战国时期,齐、秦等国有相,楚有令尹,宋有大尹,吴有太宰,实际上都是宰相。《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和《赤壁之战》“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中的“相”均指宰相。

秦汉时期,设立丞相(管行政,统率百官)、御使大夫(管检察和秘书工作)、太尉(管军事),称为三公,同为宰相。

魏晋以后,形成三省,即尚书省(执行)、中书省(秘书)、门下省(审议),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隋唐以后的几个朝代,皇帝不愿把大权经常交给三省长官,就让一些级别较低的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参知政事”等头衔行使宰相的职权,如司马光《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参政”就是“参知政事”的省称。

宰相以下,就是中央各部门的长官。

周时有五司: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担任这些官职的一般都是大夫。如《子鱼论战》中“司马曰”,“司马”就是主管军事的官。

秦汉时,中央机构采取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帝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物;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如《周亚夫军细柳》中“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向三省六部制过渡。

到隋代,正式确定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的正副长官是尚书和侍郎,每一部下设四司,各司的正副长官是郎中和员外郎。此后历代相沿,基本未变。

六部的分工是:

吏部:主管中下级文职官员的任免、考核、勋封等。

户部:主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

礼部:主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

兵部:主管中下级武官的选用、练兵、军械和驿站等。

刑部:主管全国司法行政。

工部:主管土木建筑、屯田、水利、交通等。

2.地方官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的长官主要有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战国时开始以郡统县,郡的长官叫“守”或“太守”,以后沿用,如《雁荡山》:“谢灵运为永嘉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在汉代又尊称为“府君”或“使君”,如《陌上桑》:“使君从南来”。

县的长官称“令”“长”,后代也沿用,如《陈涉世家》中的“陈守令皆不在”。宋代以后,县的长官称为“知县”,如《唐翁猎虎》:“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知旌德县”就是做旌德县知县。

州的长官称刺使,如《童区寄传》:“刺使严证奇之”。宋代开始改刺使为知州,但习惯上仍称为刺使或太守,如《醉翁亭记》:“太守宴也”“太守醉也”,欧阳修此时是滁州知州,所以这里自称为“太守”。

到元代,行省成为全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其长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等,明初左右使成为一省的最高长官,中 期以后,总督或巡抚成为一省或几省总揽军事、行政及监察的最高长官,总督又称制军,俗称制台。如《制台见洋人》中“制台”,就是总督。

省的下边有府,府的长官为知府,如《登泰山记》:“与知府朱孝存子颖由南麓登”。另外,清代省以下,府州以上还有道员(道台)作为高级行政长官,鲁迅《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说“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就指此。

[1] [2]  下一页


Tag:文言文赏析文言文阅读,高中文言文翻译高中学习网 - 高中语文知识大全 - 文言文赏析
上一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科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