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家长专区沟通技巧帮助孩子加强思维训练» 正文

帮助孩子加强思维训练

[10-20 00:31:10]   来源:http://www.kmf8.com  沟通技巧   阅读:8679
概要: 帮助孩子加强思维训练三、四年级的学生需要吸收大量的知识,进行较为复杂的脑力劳动,还要逐渐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孩子上三、四年级的时候家长要务必注意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方法1、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现在的孩子由于普遍是独生子女,家里人对其宠爱有加,总是千方百计的讨孩子的欢心,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做事情,想问题时就习惯自我中心,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单一的,处理问题的时候,甚至是学习的时候思维简单化,这种思维方式的简单化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家长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首先,家长要能够及时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孩子之所以不理解阿朱的苦心,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家长很少或者从来不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比如,父母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想先歇一会儿,但是看到孩子快回来了,只得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做饭,吃完饭还要刷碗,收拾厨房,有的还要洗衣服。在这么疲惫的情况下就也就没有心情和孩子说笑了。有的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总是不爱理我,他们一点都不爱我。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完全
帮助孩子加强思维训练,标签:有效沟通技巧,http://www.kmf8.com

帮助孩子加强思维训练

三、四年级的学生需要吸收大量的知识,进行较为复杂的脑力劳动,还要逐渐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都有赖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孩子上三、四年级的时候家长要务必注意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方法1、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现在的孩子由于普遍是独生子女,家里人对其宠爱有加,总是千方百计的讨孩子的欢心,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做事情,想问题时就习惯自我中心,很少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单一的,处理问题的时候,甚至是学习的时候思维简单化,这种思维方式的简单化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家长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首先,家长要能够及时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孩子之所以不理解阿朱的苦心,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家长很少或者从来不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比如,父母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想先歇一会儿,但是看到孩子快回来了,只得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做饭,吃完饭还要刷碗,收拾厨房,有的还要洗衣服。在这么疲惫的情况下就也就没有心情和孩子说笑了。有的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总是不爱理我,他们一点都不爱我。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比如,今天妈妈特别累,实在没有体力刷碗了,今天的碗你来刷。或者妈妈今天遇到一些事情,心情很不好,你今晚最好不要和我说话。或者说,你这么和妈妈讲话,妈妈感到很难过。当您说出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孩子就会明白,原来妈妈也有累的时候,原来妈妈的烦躁和我没有关系,我这么和妈妈讲话会伤妈妈的心,于是,他就开始学习体会大人的心理感受了。这时,他的思维方式就变成双向的了。

其次,家长在谈论论问题的时候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当您在和家人谈论事情的时候,也要注意多从别人的角度来分析,也就是让孩子习惯立体的分析事物。比如:家长带孩子乘公交车,售票员催促乘客往里走时态度非常恶劣。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味的埋怨售票员的态度,孩子就容易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此时,家长可以说:“这个售票员的态度的确不好,但是也能理解,车上人这么多,都堵在门口,还怎么上人呀?而且人一多小偷就容易下手,所以,让乘客往里走也保护乘客财产安全的一个好办法。他心里着急,态度上可能就会有些急躁了。”您这么一说,孩子就会在埋怨的同时产生了一份理解,他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不会一味的怨天尤人了。

再者,家长要多问问孩子别人会怎么想。有时候孩子们之间产生了一些小矛盾,是因为彼此都只考虑了自己的感受,都只觉得自己最委屈,所以互相生气。如果您此时问问孩子当你这么说话,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他会怎么想,他会有什么感受时,孩子就会理解对方,从而不那么生气了。

比如,孩子跟您说班里某某同学特别招人讨厌,下课时他不是拍我一下,就是拿我的东西。我就找了好几个同学一起踢他,还冲他大声嚷,他现在不敢再招我了。此时,家长就要适时问问孩子,他为什么总是拍你,拿你的东西呢?孩子可能会说,他学习太差了,没人喜欢和他玩,我和坐同桌他就总是招我。家长可以再问,那你联合了好几个同学一起踢他,冲他嚷,你觉得他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孩子可能会说,同学们对他的态度都不好,他可能挺难受的,下课后又没人理他,其实他也挺可怜的。家长可以说,你也觉得他挺可怜的,那你有没有办法既不让他再招惹你,又满足一下他想和同学一起玩的愿望呢?此时,孩子就要从自己和对方两个角度去想问题了,孩子就长大了。

方法2、让孩子事先考虑自己做事莽撞的后果

三四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了,见识广了,胆子也就比以前大了,有些孩子开始不完成作业,上课给老师捣乱,下课打架,甚至搞一些恶作剧。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

孩子闯了祸之后,家长要问问孩子他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是否想过后果,如果他说想过,那您就要问问他,他准备如何面对这个后果;如果孩子说没想过,您就要告诉他,以后再做类似的事情之前先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这样的后果会给对方,给自己,给家长,给老师带了什么,想清楚了之后再决定是否要做。

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因为懒惰而不完成作业,您可以和他谈一谈。

“你想没想过,你不完成作业会有怎样的后果?”

“老师会让我补作业。”

“老师会让你在什么时间补作业?”

“下课的时候,中午休息的时候,有时候还会占用体育课的时间。”

“这些时间本来是你休息,娱乐的时间,体育课还是你最喜欢上的课,在这些时间补作业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我特别想出去玩。”

“老师除了让你补作业,还会怎样?”

“还会批评我。”

“是的,不但批评你,还会把爸爸叫到学校一起批评,批评爸爸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你愿意听老师天天批评你吗?你愿意爸爸三天两头被叫到学校挨批评吗?”

“不愿意。”

“也就是说这一系列的结果都是你不愿意接受的。那么,怎样做才不会有这些结果出现呢?”

“按时完成作业。”

“希望以后你在做事情之前先想一想后果,再决定要不要做。”

当一个孩子能够去预知一件事情的后果的时候,他再做事的时候就谨慎了。

有些家长可能要了,如果一个孩子在做事情之前瞻前顾后,不是会变得优柔寡断了吗?我是这样理解的,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想好后果,这叫考虑全面,在权衡一切利弊之后再决定做还是不做,这叫理智。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思维方式,而优柔寡断则是因为缺乏面对结果的勇气而举棋不定,这是性格上的懦弱。所以,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方法3、让孩子知道处理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方法

三四年级的孩子由于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受其成长经历的影响,已经开始形成一些习惯性思维,加上他们此时的年龄比较小,思维方式比较简单,所以处理问题的方法也相对单一。一些孩子只要遇到难一些的题就说我不会;只要别人一招惹自己,马上挥拳相向。这么处理的结果并不能令周围人满意,这些孩子的情绪、心理也就会受到伤害。所以,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只要一遇到某种情况,他就会做出某种举动,而这种举动又是错误的,此时您就要考虑他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是否比较单一了。

[1] [2]  下一页


Tag:沟通技巧有效沟通技巧小学家长专区 - 沟通技巧
上一篇:为什么飞机在空中也可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