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片段赏析概念建构:做得、悟得» 正文

概念建构:做得、悟得

[10-19 16:28:29]   来源:http://www.kmf8.com  片段赏析   阅读:8391
概要: 生3:相交。(教师板书:相交)师:它们有个相交点,叫什么?(交点)第(4)个图形有交点吗?(有)其他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生4:第(1)、第(2)为一组,第(3)、第(4)为是一组。因为第(1)个图形是平行,第(2)个图形什么也不是,第(3)、第(4)个图形都相交。师:很好,你已经知道平行了。生5:第(2)、第(3)为一组,因为都有一条线斜着;第(1)、第(4)为一组,因为都是直的。师:有道理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都用线段来表示,像刚才我们研究的一枝铅笔、一根小棒都是——生:线段。师(出示用蓝色表示的一条线段):如果把这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是一条——(直线)师(动画:延长成直线,用红色来表示):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这条蓝色线段是红色直线的一部分。师:如果把这些线都无限延长,想像成直线,现在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分?还要修改刚才的结果吗?先讨论。再交流。生6:我认为第(2)、第(3)、第(4)为一组,因为无限延 长的话,它们都有一个交点,而第(1)个图形延长没有交点。师:第(2)个图形延长后会怎样?生7:相交。有一个交点。师:第(1)个图形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
概念建构:做得、悟得,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网,http://www.kmf8.com
  生3:相交。(教师板书:相交)
  师:它们有个相交点,叫什么?(交点)第(4)个图形有交点吗?(有)其他组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4:第(1)、第(2)为一组,第(3)、第(4)为是一组。因为第(1)个图形是平行,第(2)个图形什么也不是,第(3)、第(4)个图形都相交。
  师:很好,你已经知道平行了。
  生5:第(2)、第(3)为一组,因为都有一条线斜着;第(1)、第(4)为一组,因为都是直的。
  师:有道理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都用线段来表示,像刚才我们研究的一枝铅笔、一根小棒都是——
  生:线段。
  师(出示用蓝色表示的一条线段):如果把这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就是一条——(直线)
  师(动画:延长成直线,用红色来表示):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这条蓝色线段是红色直线的一部分。
  师:如果把这些线都无限延长,想像成直线,现在你们认为应该怎样分?还要修改刚才的结果吗?先讨论。再交流。
  生6:我认为第(2)、第(3)、第(4)为一组,因为无限延 长的话,它们都有一个交点,而第(1)个图形延长没有交点。
  师:第(2)个图形延长后会怎样?
  生7:相交。有一个交点。
  师:第(1)个图形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有——
  生:交点。
  师:看来,我们在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不能光看表面,而是要看实质。同学们,当我们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时候,如果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按照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需要,如果把两条直线按相交和不相交进行分类,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同意谁的观点?
  
  师:根据同学们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情况。现在,先来研究不相交的情况。
  师:请看大屏幕(出示一组平行线),蓝线与红线怎样?
  生8:红线与蓝线互相平行。
  生9:红线是蓝线的平行线,蓝线是红线的平行线。
  师:我们每天都在和平行线打交道,你还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吗?
  (出示图:黑板、跑道、秋千架、五线谱……)
  师:能到生活中找一找吗?(生答略)
  师(出示长方体模型):你能找到哪些边是平行的吗?为什么?
  师(将长方体旋转,使两条边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现在它们相交吗?还平行吗?
  师:哪儿出了问题?我们在研究平行时,要强调什么?
  生10:两条线一样长。
  生11:在同一个平面内。
  师:是呀!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出示练习:下面哪组

  www.kmf8.com 的两条直线平行?
  
  
  这是江苏省优秀课中“平行”教学的一个片断。教者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两枝铅笔(两根小棒)落地所形成的图形,感知平行与垂直的生活原型,把教学定位在操作活动上。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概括地选取四个有代表性的图形加以研究,对生活的无序进行了有序的整理。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了生动的、初步的感性表象。下面的教学环节,教者巧妙地以“如何分类”为切入点,顺势导出这节课的关键点“相交与不相交”,从线段的相交与不相交引领到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这样,新知与旧知得到了关联,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并在思维的不断碰撞中,真正领悟“相交”的意义,获得了丰富的数理逻辑经验。最后从生活中找“平行”和动态演示学具的再反思,既是知识的实践化。更是对概念本质的进一步完善、提升与领悟。
  弗来登塔尔说过:“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概念的建构,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有效的活动操作,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做中悟。

 

上一页  [1] [2] 


Tag:片段赏析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网小学数学教学 - 片段赏析
上一篇:对课堂中学生“已知”现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