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被确认无效后该如何处理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无效合同法律后果的处理,《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已作了规定,即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具体处理时应注意的是,在判决互相返还时,不能只判决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土地返还给发包方,还应处理好属于承包人的财产。因承包合同的特殊性,除生产工具可移动性的东西承包人可自行带走外,对处于生长期的作物具有不可移动的特点,还有与发展生产有关的基础设施如灌溉用的水井,进入承包地修建的道路、电路、方便承包人开发居住的房屋等均属不能移动的附着物,应作价补偿。如果一方有损失,则应根据引起合同无效的过错责任大小来承担赔偿责任。发包方不能利用无效合同获得被返还土地的同时而无偿获得所有权属于承包人的地上附着物。
从分析上述已发生的承包合同纠纷的原因来看,一部分纠纷是因为承包合同的条款本身订得不合理、不规范、不详尽以及签订程序不合法而发生纠纷。但有些纠纷发生的原因并非合同条款的详尽与谨密能避免的。如上述提到的地方政府刮风搞所谓的大农业等情况,以此增加乡镇收入,与民争利,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在我省时有发生,从而引发农民集体上访。个别的还借土地流转之名,随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20**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指出,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但对不合理的流转应予以制止和纠正。省、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严格按照中央的农业政策以及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来指导农村工作,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改变急功近利的思想,改变一味追求所谓的“大农业”思想。农民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就会成为新的雇农或沦为无业游民,危及整个社会稳定,甚至动摇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尤其地方乡镇干部,决不能有与民争利的思想。笔者认为,发展规模化农业并不要以变相吞并农民的土地为代价,一些地方采取的公司加农户和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亦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些有益的尝试也适合我省的农业发展情况。
Tag:合同样本,劳动合同样本,租房合同样本,行政后勤 - 合同样本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 › “十一五”期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总结
-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 › 谁违约 谁担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处理原则
-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 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应明确和注意的问题
- › 当前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应注意的问题
-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频发的原因及对策
-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违约责任研究
- › 农村土地流转业务工作制度
- › 2016农村土地调查成果自查报告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