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小学音乐童声合唱的训练» 正文

童声合唱的训练

[10-19 23:41:45]   来源:http://www.kmf8.com  小学音乐   阅读:8664
概要: 近几年,童声合唱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蓬勃发展起来。童声合唱艺术融美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一体,以它特有魅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听众的喜爱。一个好的童声合唱团,演唱出一首好的合唱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的感染,而在美的背后,却是合唱团全体人员无数次辛苦、系统的训练。根据童声合唱的特点,这些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童声合唱中声音的训练1.引导儿童运用柔声唱法。在儿童没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之前,轻声歌唱能使儿童自然地体会到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协调活动,能使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能保护儿童幼嫩的发声器官,对以后获得轻松流畅的歌声极为重要。但轻声唱并不是松垮无力的歌唱,而应该是在气息支持下的轻唱。轻声歌唱是手段,目的是把“无管制”的童声先“管制”起来,为以后更好地“放开”歌唱做好准备。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这是指导发声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缺乏经验的教师,容易在解决音质问题之前,首先考虑解决音量问题,这往往会导致训练的失败。2.培养儿童用头声歌唱。所谓的头声歌唱是指以头声为主的歌唱方法,也
童声合唱的训练,标签: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教学案例,http://www.kmf8.com

  近几年,童声合唱作为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蓬勃发展起来。童声合唱艺术融美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一体,以它特有魅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听众的喜爱。一个好的童声合唱团,演唱出一首好的合唱作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深深的感染,而在美的背后,却是合唱团全体人员无数次辛苦、系统的训练。根据童声合唱的特点,这些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童声合唱中声音的训练
  
  1.引导儿童运用柔声唱法。在儿童没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之前,轻声歌唱能使儿童自然地体会到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协调活动,能使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能保护儿童幼嫩的发声器官,对以后获得轻松流畅的歌声极为重要。但轻声唱并不是松垮无力的歌唱,而应该是在气息支持下的轻唱。轻声歌唱是手段,目的是把“无管制”的童声先“管制”起来,为以后更好地“放开”歌唱做好准备。童声合唱中声音训练的第一个目标是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而不是追求音量和力度。这是指导发声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缺乏经验的教师,容易在解决音质问题之前,首先考虑解决音量问题,这往往会导致训练的失败。
  2.培养儿童用头声歌唱。所谓的头声歌唱是指以头声为主的歌唱方法,也可以称为“向前的发声”方法。这种唱法可以纠正儿童过去养成的不良发声习惯,避免他们把声音闷在喉咙里,可以使声音“向前方流出来”。学习向前发声,可以借助Wu和Lu音的发声练习来进行,Wu和Lu音的发音动力在于舌尖,声音集中在前方,不用向前的头声是很难发出这些音的。
  3.在儿童自然音域范围内进行训练。训练儿童歌唱时,有的教师往往急于扩展音域,发声练习时常常过分注重扩展音域的练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为了获得美好的童声,首先必须集中力量在自然音域内进行练习,然后在把这种稳定的声音扩展到高音区和低音区。这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了过分偏重大音域训练的儿童,往往会把高音的“挤”和低音“过松”的毛病带到歌唱当中去。
  4.歌唱的呼吸。有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优美动听的音质后,还应引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做到正确地发声和正确地呼吸齐头并进。过多的深奥的声乐理论,儿童是很难理解的,因此,用“延长的气息唱”是让儿童养成正确呼吸习惯的有效方法。因为唱一个乐句常比说一句话的时间长得多,加之有音高上的要求,歌唱时需要比说话更多、更长的气息,仅依靠孩子习惯的较浅的呼吸是远远不够的。在练声时有意识地强化呼吸训练,并持之以恒,就能达到提高延长气息能力的目的。在平时练习中,要经常让孩子们体会歌唱时的气息比说话要“深”得多,而且要“节约”使用,就是要努力将气息保持在腰部及其周围。除此以外,还应提醒孩子们放松肩膀、胸部以及脖子周围的肌肉,以保障良好的歌唱状态。
  
  二、童声合唱的和谐、均衡和统一的训练
  
  与其他类型的合唱一样,童声合唱同样具有三大要素,即合唱的和谐、均衡和统一。与独唱不同,童声合唱是一种具有严密结构的集体音响艺术。在排练时,应注意结合作品的特点对以上三个方面加以训练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1.合唱的和谐是指合唱中各声部的音准的协调。
  第一,合唱的和谐需要各声部调的准确。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儿童在多声部的合唱中,因为受到其他声部的干扰,往往会出现“跑调”的现象,这种“跑调”,会使作品中的和弦及复调效果难以准确地展现。因此,对每个队员音准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①全音、半音的音程听辨:34、71、23、45等音程的区别,以及1与#1,4与#4,6与b6,2与b2音高上的区别。
  ②和弦的听辨:包括同主音和不同主音的大、小三和弦的听辨,以及减三和弦和属七和弦的听辨。
  ③常用的和弦进行的听辨:如V→I、V7→I、Ⅱ→V→I、I→IV→V→I等。
  经过上述的听辨训练,合唱队员会逐渐形成一种“纵向”的听辨能力和听觉习惯,进而在合唱中把握好本声部的音准,使合唱达到和谐。
  第二,让孩子们掌握一些固定的音高,是保证合唱和谐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儿童对绝对音高的记忆能力非常强,所以,在这个年龄阶段可以结合五线谱和键盘,让他们记住小字一组的七个音的固定音高。即使能力差一些的孩子,也应当引导他掌握al的固定音高。
  第三,无伴奏合唱的练习是巩固合唱和谐的有效途径。孩子们在掌握了一定合唱的技巧后,适时地加一些无伴奏的合唱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在无伴奏的状态下,某些队员或声部音准能力的不足会明显地显露出来。根据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从而减少合唱队员对伴奏的依赖性。其次,在无伴奏的情况下,孩子们更容易负担自己的声音,听到自己声部、其他声部以及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同时,这也有利于他们在合唱中建立“和谐”的感受。
  
  2.合唱的均衡是指合唱中各声部间音量的平衡。
  各声部之间音量大致相等的,我们通常称之为自然均衡;但更多的作品必须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对各声部的音量加以人为调整,我们称之为艺术均衡。如当歌声需要清楚、透明、流畅、亲切时,应当把主旋律声部的音量加大,而其他起背景或烘托作用的声部音量应弱一些;当歌声需要立体感,音响需要丰满、雄壮的效果时,非旋律声部或和声声部的音量可适当地加强。
  
  3.合唱的统一是指合唱队演唱的音色、速度、节奏和表情的一致。
  第一,音色是受发声方法影响的,声音位置的高低不同、咬字口型的不一致以及声音的波动等,都会影响合唱队音色的统一。为达到统一这一目的。首先要统一每个合唱队员的声音位置和咬字的口型,并通过一些固定口型的发音练习,对队员进行音色“前、后”和“明、暗”的变化式训练,从而最终达到音色的统一。
  第二,合唱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合唱中速度和节奏必须严格地统一。合唱中速度或节奏的不统一。会直接破坏合唱的“纵向”和声效果。各种单纯节奏的组合与变化的训练(如把切分音、三连音、休止符、附点音符和多音的快速节奏组合在一起训练),会有利于合唱中节奏和速度的统一,而且还会为演唱不同类型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快”而不“赶”,“慢”而不“拖”;“快”要有“弹性”,“慢”应有“节拍点”,这是合唱中速度和节奏统一的具体体现。
  第三,表情的统一是指根据歌曲的情绪,全体合唱队员应具有与歌曲内容相符的共同表情。如:活泼、欢快、雄壮、坚定、柔和、严肃、忧伤等。对于这些情绪,在演唱前,指挥者要让每一个合唱队员都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要求他们做出一致的表现,并且在演唱过程中,不断提醒他们表现出这种“一致性”表情的流露。
  诚然,建立一支优秀的童声合唱队伍,仅仅依靠上述几个方面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全体队员理解作品和运用处理手法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指挥与合唱队员之间默契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Tag:小学音乐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小学音乐教学案例小学音乐
上一篇:音乐欣赏后的创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