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中考复习中考数学中考数学模拟题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 正文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

[05-18 21:32:34]   来源:http://www.kmf8.com  中考数学模拟题   阅读:8556
概要: 由令即将直线l的出发时间推迟 秒,四边形CPBD会是菱形.【考点】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似, 菱形的判定, 待定系数法。【分析】(1) 利用直线l与圆相交的条件可以得知结果.(2)①利用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思路, 首先找出,四边形CPB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再分别求出一组邻边的长来判定能不能构成菱形. ②利用待定系数法来寻求,28.(本题满分10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简称“个税法草案”),拟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并将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两种征税方法的1~5级税率情况见下表:税级 现行征税方法 草案征税方法月应纳税额x 税率 速算扣除数 月应纳税额x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x≤500 5% 0 x≤1 500 5% 02 5003 20004 50005 20000注:“月应纳税额”为个人每月收入中超出起征点应该纳税部分的金额.“速算扣除数”是为快捷简便计算个人所得税而设定的一个数.例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标签:中考数学模拟题大全,http://www.kmf8.com

即将直线l的出发时间推迟 秒,四边形CPBD会是菱形.

【考点】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似, 菱形的判定, 待定系数法。

【分析】(1) 利用直线l与圆相交的条件可以得知结果.

(2)①利用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思路, 首先找出,四边形CPBD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 再分别求出一组邻边的长来判定能不能构成菱形. ②利用待定系数法来寻求,

28.(本题满分10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简称“个税法草案”),拟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并将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两种征税方法的1~5级税率情况见下表:

税级 现行征税方法 草案征税方法

月应纳税额x 税率 速算扣除数 月应纳税额x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x≤500 5% 0 x≤1 500 5% 0

2 500

3 2000

4 5000

5 20000

注:“月应纳税额”为个人每月收入中超出起征点应该纳税部分的金额.

“速算扣除数”是为快捷简便计算个人所得税而设定的一个数.

例如:按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某人今年3月的应纳税额为2600元,他应缴税款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之一来计算:

方法一:按1~3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即500×5%+1500×10%十600×15%=265(元).

方法二:用“月应纳税额x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计算,即2600×15%一l25=265(元)。

(1)请把表中空缺的“速算扣除数”填写完整;

(2)甲今年3月缴了个人所得税1060元,若按“个税法草案”计算,则他应缴税款多少元?

(3)乙今年3月缴了个人所得税3千多元,若按“个税法草案”计算,他应缴的税款恰好不  变,那么乙今年3月所缴税款的具体数额为多少元?

【答案】解: (1)75, 525

(2) 列出现行征税方法和草案征税方法月税额缴个人所得税y:

税级 现行征税方法月税额缴个人所得税y 草案征税方法月税额缴个人所得税y

1 y≤25 y≤75

2 25

3 175

4 625

5 3625

因为1060元在第3税级, 所以有20%x-525=1060,   x=7925(元)   答: 他应缴税款7925元.

(3)缴个人所得税3千多元的应缴税款适用第4级, 假设个人收入为k, 刚有

20%(k-2000) -375=25%(k-3000)-975   k=19000

所以乙今年3月所缴税款的具体数额为(19000-2000)×20%-375=3025(元)

【考点】统计图表的分析。

【分析】(1) 当1500

当4500

(2) 缴了个人所得税1060元, 要求应缴税款, 只要求出其适应哪一档玩税级, 直接计算即可.

(3) 同(2), 但应清楚“月应纳税额”为个人每月收入中超出起征点应该纳税部分的金额, 而“个税法草案”拟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 依据此可列式求解.

总结:初三数学试题及答案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www.kmf8.com!

阅读本文的还阅读了

上一页  [1] [2] [3] [4] 


Tag:中考数学模拟题中考数学模拟题大全中考复习 - 中考数学 - 中考数学模拟题
上一篇:2017年杭州初三数学二模试卷(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