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数学辅导资料初三数学试卷2017年鞍山市数学中考题(有答案)» 正文

2017年鞍山市数学中考题(有答案)

[05-18 21:30:48]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数学试卷   阅读:8378
概要: A. B. C. D.考点: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专题: 常规题型。分析: 分别求出点P在DE、AD、AB上运动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继而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当点P在ED上运动时,S= BC•PE=2t;当点P在DA上运动时,此时S=8;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S= BC(AB+AD+DE﹣t)=5﹣ t;结合选项所给的函数图象,可得B选项符合.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该类问题也可以不把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求出来,利用排除法进行解答.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的绝对值是 .考点: 实数的性质。专:: 计算题。分析: 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即可求出结果.解答: 解:|﹣ |= .故本题的答案是 .点评: 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10.如图,直线a∥b,EF⊥CD于点F,∠2=65°,则∠1的度数是25°.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专题
2017年鞍山市数学中考题(有答案),标签:初三数学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A. B. C. D.

考点: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分别求出点P在DE、AD、AB上运动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继而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当点P在ED上运动时,S= BC•PE=2t;

当点P在DA上运动时,此时S=8;

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S= BC(AB+AD+DE﹣t)=5﹣ t;

结合选项所给的函数图象,可得B选项符合.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答该类问题也可以不把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求出来,利用排除法进行解答.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的绝对值是   .

考点: 实数的性质。

专:: 计算题。

分析: 根据“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 解:|﹣ |= .

故本题的答案是 .

点评: 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0.如图,直线a∥b,EF⊥CD于点F,∠2=65°,则∠1的度数是 25° .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 探究型。

分析: 先根据直线a∥b,∠2=65°得出∠FDE的度数,再由EF⊥CD于点F可知∠DFE=90°,故可得出∠1的度数.

解答: 解:∵直线a∥b,∠2=65°,

∴∠FDE=∠2=65°,

∵EF⊥CD于点F,

∴∠DFE=90°,

∴∠1=90°﹣∠FDE=90°﹣65°=25°.

故答案为:25°.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FDE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1,4)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1,则点P1的坐标为 (1,1) .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分析: 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下平移纵坐标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点P(﹣1,4)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1+2=1,4﹣3=1,

∴点P1的坐标为(1,1).

故答案为:(1,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是解题的关键.

12.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8cm,底面圆的半径为3cm,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 24π cm2.

考点: 圆锥的计算。

分析: 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母线长÷2.

解答: 解:底面半径为3cm,则底面周长=6πcm,侧面面积= ×6π×8=24πcm2.

故答案为24π.

点评: 本题利用了圆的周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求解.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圆锥的有关元素与扇形的有关元素的对应.

13.甲、乙、丙三个芭蕾舞团各有10名女演员,她们的平均身高都是165cm,其方差分别为 =1.5, =2.5, =0.8,则 丙 团女演员身高更整齐(填甲、乙、丙中一个).

考点: 方差。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解答: 解:∵ =1.5, =2.5, =0.8

∴丙的方差最小,

∴丙芭蕾舞团参加演出的女演员身高更整齐.

故答案为:丙.

点评; 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 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14. A、B两地相距10千米,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3倍,结果甲比乙早到 小时.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可列方程为  + =  .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析: 根据甲乙速度关系得出两人所行走的时间,进而得出等式方程即可.

解答: 解: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甲的速度是3x千米/时,

根据题意可得: + = .

故答案为: + = .

点评: 此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决行程问题根据时间找出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5.如图,△ABC内接于⊙O,AB、CD为⊙O直径,DE⊥AB于点E,sinA= ,则∠D的度数是 30° .

考点: 圆周角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由圆周角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得∠CAB=30°;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顶角相等求得∠EOD=∠COB=60°;最后在直角三角形ODE中求得∠D的度数.

解答: 解:∵AB为⊙O直径,

∴∠ACB=90°(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又∵sinA= ,

∴∠CAB=30°,

∴∠ABC=6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又∵点O是AB的中点,

∴OC=OB,

∴∠OCB=OBC=60°,

∴∠COB=60°,

∴∠EOD=∠COB=60°(对顶角相等);

又∵DE⊥AB,

∴∠D=90°﹣60°=30°.

故答案是:30°.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题时,注意“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知识点的利用.

16.如图,在△ABC中,∠ACB=90°,∠A=60°,AC=a,作斜边AB边中线CD,得到第一个三角形ACD;DE⊥BC于点E,作Rt△BDE斜边DB上中线EF,得到第二个三角形DEF;依此作下去…则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

考点: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专题: 规律型。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D=AD,然后判定出△ACD是等边三角形,同理可得被分成的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前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的一半求出第n个三角形的边长,然后根据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初三数学试卷初三数学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数学辅导资料 - 初三数学试卷
上一篇: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