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网高一学习辅导高一历史辅导资料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正文

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0-20 00:48:13]   来源:http://www.kmf8.com  高一历史教案   阅读:8431
概要: 但是,仔细比照,这种论述同“民粹主义”论之间,又是多么的冲突。200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自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媒体的评价是,“17年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4、200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均锁定三农问题。对宣称是以人为本的政权措施加以拥护和称赞,可能令一些人感到反胃。但以上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建国初期,全国那么多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民迎来了自己的一个黄金期;这两年来工业反哺农业的提出……“农民解放是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历史应该做出了回答。尽管这一回答距离我们的理想相去尚远。另一方面,“农民解放是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亦是高悬在中国头上的一把利剑,如果不能正视它,这把利刃将直插心肺,毫不留情。如果历史是国民共有的记忆的话,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这把利刃确实曾经几次掉下过来,那些,都是
高一历史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标签:高一历史教案模板,http://www.kmf8.com

但是,仔细比照,这种论述同“民粹主义”论之间,又是多么的冲突。

200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自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媒体的评价是,“17年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4、200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均锁定三农问题。

对宣称是以人为本的政权措施加以拥护和称赞,可能令一些人感到反胃。但以上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建国初期,全国那么多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民迎来了自己的一个黄金期;这两年来工业反哺农业的提出……“农民解放是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历史应该做出了回答。尽管这一回答距离我们的理想相去尚远。另一方面,“农民解放是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亦是高悬在中国头上的一把利剑,如果不能正视它,这把利刃将直插心肺,毫不留情。

如果历史是国民共有的记忆的话,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这把利刃确实曾经几次掉下过来,那些,都是创伤。

7.四份教学设计参考:

(1)人教网上的教学设计——长处在于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分析深度;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5514.htm

(2)北师大版教案(1999年版)——长在史料教学;

(3)《中学历史通用教案设计精编之三》中全仁经老师的论文——长为问题教学

(4)教育在线-文科教学论坛上“秋雨斜阳”老师发布的教学设计简案——长在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

6.放宽历史的视野:农民问题

“从城市转入农村”,意味着中共对于国情的再认识。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国,也是泱泱五千年农业文明为主导的大国。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的存在,说明中国直到今天仍然没能解决好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更何需谈“后”工业文明!)的转换。关注、同情,进而能想办法解决农民问题,是学生应有的情感归宿。

中共建国前对农民的发动、领导,出发是为农民群众的解放。这带来了建国后一段时间对以农民起义为主的下层民众反抗精神和实践的赞美与歌颂,这种歌颂和赞美从一开始就不正常,最终走向了极端。出于反弹与清算,近来,一些学者提出中共的策略是基于“民粹主义”,这一主义是值得质疑的,如此尚能称得上是学术不同观点的争鸣,但一些观点的倾向是以“民粹主义”为旗号简单否定中共的策略。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三农问题”的出现,又导致一些人判断建国后农民是国家最大的牺牲者,进而对中共在历史上对农民问题的革命策略之真诚发生了怀疑。如此表现,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多么适合描述一部分国人心态的写照……

或许,《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这样一段话能引发很多人的共鸣:

不仅是共产党人的宣传,也是他们的政策和榜样,鼓舞了少数(但已可说是许多)农民超越自我和牺牲自己,这决非偶然。一种非常特殊的联系已逐渐在共产党人和农民之间建立起来。在国民党人与农民之间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但是,从下述事实得出了严重的两可的解释:尽管共产党上层对农民处境的关心是真诚的,并决心改善他们的处境,但他们把动员农民和盼望解放当作为一个目的服务的手段,这些农民对这一目的——国家的独立,权力和威力——兴趣却要小得多。共产党的上层一旦赢得了权力,就以一种新的形式继续运用农民阶级所体现的工具:他们为了推翻旧政权曾成功地加以调动的蕴藏着不满情绪的巨大贮存库以后变成一个人力资源的巨大贮存库,他们为了使一个农业国工业化试图加以调动它,但远不够成功。如果种地的人与掌权的革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那是因为,除别的因素之外,农民的解放不是,也从来不曾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目的。

但是,仔细比照,这种论述同“民粹主义”论之间,又是多么的冲突。

200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自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媒体的评价是,“17年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2004、200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均锁定三农问题。

对宣称是以人为本的政权措施加以拥护和称赞,可能令一些人感到反胃。但以上这些,又说明了什么呢?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建国初期,全国那么多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民迎来了自己的一个黄金期;这两年来工业反哺农业的提出……“农民解放是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历史应该做出了回答。尽管这一回答距离我们的理想相去尚远。另一方面,“农民解放是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目的?”亦是高悬在中国头上的一把利剑,如果不能正视它,这把利刃将直插心肺,毫不留情。

如果历史是国民共有的记忆的话,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这把利刃确实曾经几次掉下过来,那些,都是创伤。

7.四份教学设计参考:

(1)人教网上的教学设计——长处在于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分析深度;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5514.htm

(2)北师大版教案(1999年版)——长在史料教学;

(3)《中学历史通用教案设计精编之三》中全仁经老师的论文——长为问题教学

(4)教育在线-文科教学论坛上“秋雨斜阳”老师发布的教学设计简案——长在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重组。

二、学情假设:

1. 从往届学生的表现看,部分学生对这段历史,有如下值得注意的认识:

(1)“成王败寇”说。这种认识有两个支点——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在历史上曾经上演。

(2)“阴谋”说。中国共产党实际上是“利用”了农民,作为其同国民党争夺权力的工具。

(3)“反动”说。中共的所作所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应该不革命,更不要提发动农民。在当时的国情下,不如“稳定压倒一切”,听蒋的话,跟蒋走,到今天中国早就富强甚至超英赶美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教案模板高中学习网 - 高一学习辅导 - 高一历史辅导资料 - 高一历史教案
上一篇:高一历史一单元教案: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