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1)当m=3时,y=-x2+6x。
令y=0得-x2+6x=0,解得,x1=0,x2=6。∴A(6,0)。
当x=1时,y=5。∴B(1,5)。
∵抛物线y=-x2+6x的对称轴为直线x=3,且B,C关于对称轴对称,∴BC=4。
(2)过点C作CH⊥x轴于点H(如图1)
由已知得,∠ACP=∠BCH=90°,∴∠ACH=∠PCB。
又∵∠AHC=∠PBC=90°,∴△AGH∽△PCB。
∴ 。
∵抛物线y=-x2+2mx的对称轴为直线x=m,其中m>1,且B,C关于对称轴对称,
∴BC=2(m-1)。
∵B(1,2m-1),P(1,m),∴BP=m-1。
又∵A(2m,0),C(2m-1,2m-1),∴H(2m-1,0)。
∴AH=1,CH=2m-1,
∴ ,解得m= 。
(3)存在。∵B,C不重合,∴m≠1。
(I)当m>1时,BC=2(m-1),PM=m,BP=m-1,
(i)若点E在x轴上(如图1),
∵∠CPE=90°,∴∠MPE+∠BPC=∠MPE+∠MEP=90°,PC=EP。
∴△BPC≌△MEP,∴BC=PM,即2(m-1)=m,解得m=2。
此时点E的坐标是(2,0)。
(ii)若点E在y轴上(如图2),过点P作PN⊥y轴于点N,
易证△BPC≌△NPE,
∴BP=NP=OM=1,即m-1=1,解得,m=2。
此时点E的坐标是(0,4)。
(II)当0
(i)若点E在x轴上(如图3),
易证△BPC≌△MEP,
∴BC=PM,即2(1-m)=m,解得,m= 。
此时点E的坐标是( ,0)。
(ii)若点E在y轴上(如图4),
过点P作PN⊥y轴于点N,易证△BPC≌△NPE,
∴BP=NP=OM=1,即1-m=1,∴m=0(舍去)。
综上所述,当m=2时,点E的坐标是(0,2)或(0,4),
当m= 时,点E的坐标是( ,0)。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把m=3,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令y=0解方程,得到的非0解即为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再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从而求出BC的长。
(2)过点C作CH⊥x轴于点H(如图1)由已知得∠ACP=∠BCH=90°,利用已知条件证明
△AGH∽△PCB,根据相似的性质得到: ,再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出BC,CH,BP,代入比例式即可求出m的值。
(3)存在。本题要分当m>1时,BC=2(m-1),PM=m,BP=m-1和当0
19. (2012浙江义乌10分)在锐角△ABC中,AB=4,BC=5,∠ACB=45°,将△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1BC1.
(1)如图1,当点C1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求∠CC1A1的度数;
(2)如图2,连接AA1,CC1.若△ABA1的面积为4,求△CBC1的面积;
(3)如图3,点E为线段AB中点,点P是线段AC上的动点,在△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过程中,点P的对应点是点P1,求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答案】解:(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1C1B=∠ACB=45°,BC=BC1,
∴∠CC1B=∠C1CB=45°。
∴∠CC1A1=∠CC1B+∠A1C1B=45°+45°=90°。
(2)∵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BC≌△A1BC1,
∴BA=BA1,BC=BC1,∠ABC=∠A1BC1。
∴ ,∠ABC+∠ABC1=∠A1BC1+∠ABC1。∴∠ABA1=∠CBC1。
∴△ABA1∽△CBC1。∴ 。
∵S△ABA1=4,∴S△CBC1= 。
(3)过点B作BD⊥AC,D为垂足,
∵△ABC为锐角三角形,∴点D在线段AC上。
在Rt△BCD中,BD=BC×sin45°= 。
①如图1,当P在AC上运动至垂足点D,△ABC绕点B旋转,使点P的对应点P1在线段AB上时,EP1最小。
最小值为:EP1=BP1﹣BE=BD﹣BE= ﹣2。
②如图2,当P在AC上运动至点C,△ABC绕点B旋转,使点P的对应点P1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EP1最大。
最大值为:EP1=BC+BE=5+2=7。
【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1C1B=∠ACB=45°,BC=BC1,又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CC1A1的度数。
(2)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BC≌△A1BC1,易证得△ABA1∽△CBC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CBC1的面积。
(3)由①当P在AC上运动至垂足点D,△ABC绕点B旋转,使点P的对应点P1在线段AB上时,EP1最小;②当P在AC上运动至点C,△ABC绕点B旋转,使点P的对应点P1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EP1最大,即可求得线段EP1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0. (2012浙江义乌12分)如图1,已知直线y=kx与抛物线 交于点A(3,6).
(1)求直线y=kx的解析式和线段OA的长度;
(2)点P为抛物线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PM,交x轴于点M(点M、O不重合),交直线OA于点Q,再过点Q作直线PM的垂线,交y轴于点N.试探究:线段QM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3)如图2,若点B为抛物线上对称轴右侧的点,点E在线段OA上(与点O、A不重合),点D(m,0)是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且满足∠BAE=∠BED=∠AOD.继续探究:m在什么范围时,符合条件的E点的个数分别是1个、2个?
【答案】解:(1)把点A(3,6)代入y=kx 得;6=3k,即k=2。
∴y=2x。
∴ 。
(2)线段QM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是一个定值,理由如下:
如图1,过点Q作QG⊥y轴于点G,QH⊥x轴于点H.
①当QH与QM重合时,显然QG与QN重合,
此时 。
②当QH与QM不重合时,
∵QN⊥QM,QG⊥QH不妨设点H,G分别在x、y轴的正半轴上,
∴∠MQH=∠GQN。
又∵∠QHM=∠QGN=90°,∴△QHM∽△QGN。∴ 。
当点P、Q在抛物线和直线上不同位置时,同理可得 。
∴线段QM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是一个定值。
(3)如图2,延长AB交x轴于点F,过点F作FC⊥OA于点C,过点A作AR⊥x轴于点R。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押轴题归总解析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攻略
- › 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的主要策略
- ›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重视“两件大事”坚持“三个为主”
-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着重了解七大考点
- › 2017年高考政治主观题得分技巧
- › 2017高考地理备考指导:解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备考:高考地理复习提纲
- ›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 › 2017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50道地理试题
- › 2017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预测及指导
-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 2017年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押轴题归总解析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押轴题归总解析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押轴题归总解析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押轴题归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