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考满分吧中小学教学初中学习网初三学习辅导初三数学辅导资料初三数学试卷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押轴题归总解析» 正文

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押轴题归总解析

[05-18 21:30:48]   来源:http://www.kmf8.com  初三数学试卷   阅读:8547
概要: 解得:y≤201.2。∵y为正整数,∴y最大为201。答:丙种树最多可以购买201棵。【考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分析】(1)利用已知甲、乙丙三种树的价格之比为2:2:3,甲种树每棵200元,即可求出乙、丙两种树每棵钱数。(2)设购买乙种树x棵,则购买甲种树2x棵,丙种树(1000-3x)棵,利用(1)中所求树木价格以及现计划用210000元资金购买这三种树共1000棵,得出等式方程,求出即可。(3)设购买丙种树y棵,则甲、乙两种树共(1000-y)棵,根据题意列不等式,求出即可。4. (2012浙江湖州12分)如图1,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 ,点A在x轴负半轴上,点B在坐标原点.点D的坐标为(- ,3),抛物线y=ax2+b(a≠0)经过AB、CD两边的中点.(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将菱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平移(如图2),过点B作BE⊥CD于点E,交抛物线于点F,连接DF、AF.设菱形ABCD平移的时间为t秒(0①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ADF与△DEF相似?若存在
2017年浙江中考数学押轴题归总解析,标签:初三数学试卷分析,http://www.kmf8.com

解得:y≤201.2。

∵y为正整数,∴y最大为201。

答:丙种树最多可以购买201棵。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分析】(1)利用已知甲、乙丙三种树的价格之比为2:2:3,甲种树每棵200元,即可求出乙、丙两种树每棵钱数。

(2)设购买乙种树x棵,则购买甲种树2x棵,丙种树(1000-3x)棵,利用(1)中所求树木价格以及现计划用210000元资金购买这三种树共1000棵,得出等式方程,求出即可。

(3)设购买丙种树y棵,则甲、乙两种树共(1000-y)棵,根据题意列不等式,求出即可。

4. (2012浙江湖州12分)如图1,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 ,点A在x轴负半轴上,点B在坐标原点.点D的坐标为(- ,3),抛物线y=ax2+b(a≠0)经过AB、CD两边的中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2)将菱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平移(如图2),过点B作BE⊥CD于点E,交抛物线于点F,连接DF、AF.设菱形ABCD平移的时间为t秒(0

①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ADF与△DEF相似?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连接FC,以点F为旋转中心,将△FE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FE′C′,当△FE′C′落在x轴与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围成的图形中(包括边界)时,求t的取值范围.(写出答案即可)

【答案】解:(1)由题意得AB的中点坐标为(-3 ,0),CD的中点坐标为(0,3),

分别代入y=ax2+b,得 ,解得, 。

∴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3。

(2)①存在。如图2所示,在Rt△BCE中,∠BEC=90°,BE=3,BC= ,

∴ 。∴∠C=60°,∠CBE=30°。∴EC= BC= ,DE= 。

又∵AD∥BC,∴∠ADC+∠C=180°。∴∠ADC=180°-60°=120°

要使△ADF与△DEF相似,则△ADF中必有一个角为直角。

(I)若∠ADF=90°,∠EDF=120°-90°=30°。

在Rt△DEF中,DE= ,得EF=1,DF=2。

又∵E(t,3),F(t,-t2+3),∴EF=3-(-t2+3)=t2。∴t2=1。

∵t>0,∴t=1 。

此时 ,∴ 。

又∵∠ADF=∠DEF,∴△ADF∽△DEF。

(II)若∠DFA=90°,可证得△DEF∽△FBA,则 。

设EF=m,则FB=3-m。

∴ ,即m2-3m+6=0,此方程无实数根。∴此时t不存在。

(III)由题意得,∠DAF<∠DAB=60°,∴∠DAF≠90°,此时t不存在。

综上所述,存在t=1,使△ADF与△DEF相似。

② 。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菱形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平行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方程和不等式。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和CD的中点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①如图2所示,△ADF与△DEF相似,包括三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I)若∠ADF=90°时,△ADF∽△DEF,求此时t的值。

(II)若∠ADF=90°时,△DEF∽△FB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以求得相应的t的值。

(III)∠DAF≠90°,此时t不存在。

②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认真分析满足题意要求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限制条件,然后根据限制条件列出不等式,求出t的取值范围:

如图3所示,依题意作出旋转后的三角形△FE′C′,过C′作MN⊥x轴,分别交抛物线、x轴于点M、点N。

观察图形可知,欲使△FE′C′落在指定区域内,必须满足:EE′≤BE且MN≥C′N。

∵F(t,3-t2),∴EF=3-(3-t2)=t2。∴EE′=2EF=2t2。

由EE′≤BE,得2t2≤3,解得 。

又∵C′E′=CE= ,∴C′点的横坐标为t- 。∴MN=3-(t- )2,

又C′N=BE′=BE-EE′=3-2t2,

∴由MN≥C′N,得3-(t- )2≥3-2t2,即t2+2 t-3≥0。

求出t2+2 t-3=0,得 ,∴t2+2 t-3≥0即 。

∵ ,∴ ,解得t≥ 。

∴t的取值范围为: 。

5. (2012浙江嘉兴、舟山12分)将△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θ度,并使各边长变为原来的n倍,得△AB′C′,即如图①,我们将这种变换记为[θ,n].

(1)如图①,对△ABC作变换[60°, ]得△AB′C′,则S△AB′C′:S△ABC=   ;直线BC与直线B′C′所夹的锐角为   度;

(2)如图②,△ABC中,∠BAC=30°,∠ACB=90°,对△ABC 作变换[θ,n]得△AB'C',使点B、C、C′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矩形,求θ和n的值;

(4)如图③,△ABC中,AB=AC,∠BAC=36°,BC=l,对△ABC作变换[θ,n]得△AB′C′,使点B、C、B′在同一直线上,且四边形ABB'C'为平行四边形,求θ和n的值.

【答案】解:(1) 3;60。

(2)∵四边形 ABB′C′是矩形,∴∠BAC′=90°。

∴θ=∠CAC′=∠BAC′﹣∠BAC=90°﹣30°=60°.

在 Rt△AB B' 中,∠ABB'=90°,∠BAB′=60°,∴∠AB′B=30°。

∴AB′=2 AB,即 。

(3)∵四边形ABB′C′是平行四边形,∴AC′∥BB′。

又∵∠BAC=36°,∴θ=∠CAC′=∠ACB=72°。∴∠C′AB′=∠BAC=36°。

而∠B=∠B,∴△ABC∽△B′BA。∴AB:BB′=CB:AB。

∴AB2=CB•BB′=CB(BC+CB′)。

而 CB′=AC=AB=B′C′,BC=1,∴AB2=1(1+AB),解得, 。

∵AB>0,∴ 。

【考点】新定义,旋转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含30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初三数学试卷初三数学试卷分析初中学习网 - 初三学习辅导 - 初三数学辅导资料 - 初三数学试卷
上一篇:九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训练试题